閬中校場。
張飛手下的這支勁旅殺氣十足,是蜀中難得的精銳。
數千名將士整體列陣,在旌旗飄展的校場上,展開了一場陣形對峙、攻守轉換的軍事訓練。
霎時間,擂鼓湧動,殺意衝陣,呼聲高昂。
劉禪不請自來走進帥帳,發現張飛正趴在地上研究軍事輿圖。
渾身腱子肉似是黑塔般的漢子,竟撅著屁股摳圖,那場面別提多辣眼了。
輿圖的材質並非蔡侯紙,而是殘破的絹布,劉禪定睛看去,只見這幅輿圖畫得甚為簡易,幾個圓圈代表城池,彎彎曲曲的線條表示山路或水路。
難以想象,這個時期的將軍打仗所用的輿圖,竟是這般簡單敷衍。
“三叔,研究什麼呢?”劉禪的腦袋突然湊了上去。
張飛瞪了他一眼,捋著亂糟糟的鬍鬚,斜睨道:“誰讓你進來的,小娃子沒個禮數!”
劉禪訕訕一笑,沒敢亂說話。
張飛盯著眼前的輿圖,神色肅然道:“侄兒,你且說說看,假如你父王與東吳會戰,將會把哪裡當做主戰場?”
劉禪眨了眨眼,這個他當然知道。
巴蜀和東吳的最後一場決戰,設在了猇亭夷陵,史稱夷陵之戰。
也就是在這兒,劉知兵依山林紮營,被東吳大都督陸遜一把大火,直接火燒七百里連營,自此蜀軍元氣大傷,悲痛不已的劉備無奈之下只好退守白帝城託孤。
“這個侄兒不懂軍事,不敢亂言。”劉禪撓頭道。
“無妨,就當是軍事推演,說錯了沒關係。”張飛皺著眉頭,沉聲道。
劉禪沉思片刻,也不私藏,指著輿圖說道:“若東征之戰開啟,我巴蜀可兵分三路取荊州,一路攻入巫地,派遣軍隊佔領秭歸,直奔夷陵猇亭一線,與東吳搶奪峽口要道。”
“一路則率江北諸軍往北,攻佔當陽,沿山路直撲襄陽。”
“最後一路則從巫山沿水路抵達夷水,封鎖長江南北兩岸,遙取佷山,俯視宜都,必要時,可直奔公安城。”
“三路大軍齊進,水陸軍相互配合,步步為營,最終合軍一處,圍困南郡,搶奪荊州!”
“這便是最穩妥的打法!”
停頓片刻,劉禪接著道:“至於與東吳主力會戰的地點,很有可能在這兒!”
說完,劉禪猛戳輿圖的某個位置,肅然道:“夷陵!”
歷史上,劉備東征之所以大敗,是因為他親率主力部隊,在猇亭夷陵與陸遜對峙了太長時間,導致軍心渙散,兵士怨言頗多。
而江北一路派黃權壓陣,並未起到多大效果,至於水路,基本上沒有動用。
因而,陸遜在夷陵擊敗劉備主力後,蜀兵兵敗如山倒,那時候的劉備也再無可用之兵攻取南郡。
張飛虎目盯著輿圖,神色逐漸有了變化,臉色時紅時青,就連呼吸都變得急促起來。
再次看向劉禪時,張飛高喝一聲:“說得好!夷陵,俺老張也覺得是這兒!”
劉禪瞥了他一眼,心道這老匹夫臉皮忒厚,明明竊取了別人的成果,還死不承認。
“那侄兒再說說,若大哥讓俺為先鋒,俺應選哪一路?”
“這個”
劉禪摸索著下巴,陷入了沉思。
張飛不擅水戰,首先不推薦水路攻勢,至於夷陵猇亭一線,劉備大抵還會選擇親征,到時必會選關羽為先鋒,所以還剩下最後一條路。
江北!
定了定神,劉禪將手指指向輿圖,緩緩道:“三叔,阿斗建議選江北這條路,它南接南郡,北通襄陽,行軍時以突襲為主,倘若發揮的好,最易建不世之功。”
說到這裡,張飛的眸子瞪得很大,目光深處多了幾分火熱。
張飛情不自禁猛拍了下劉禪的肩膀,讚歎道:“倘若你不是大哥的孩子,俺真想請你做俺老張的軍師。”
劉禪肩膀吃痛,齜牙咧嘴倒吸一口涼氣。
軍師還是算了吧,真成了張飛的軍師,遲早會被這老匹夫拍死。
目光死死盯著這張簡陋的輿圖,劉禪的思緒早已不在這上面。
他清楚的記得,歷史上的張飛在東征前就被自己手下的將軍噶了,因而並未參與這場夷陵大戰。
如果當時張飛沒有被殺,劉備大機率會用他做先鋒,老將黃忠也不用以自身為餌,戰死沙場。
可惜,歷史沒有如果。
就在劉禪沉思間,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