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攻略法正(1 / 2)

稱帝。

多麼敏感且有誘惑性的話題。

這個時代的諸侯多少都有些野心,但稱帝需講究天時地利人和,一個不慎可能會成為眾矢之的,就像當初的袁術。

所謂槍打出頭鳥,第一個吃螃蟹的人需要勇氣,更需要有壯士斷腕的信念。

自董卓造逆以來,天下豪傑並起,群雄爭霸,逐鹿中原。

曹操吞併袁紹後,虎踞幽、冀、並、兗、徐、豫等多個州郡,成為大漢北方最強諸侯。

孫權據江東已歷三世,國險民富,佔據江東六郡,又重新奪取了戰略要地荊州,版圖亦是不弱。

劉備自漢中一役後,勢力發展迅速,除益州外,還獨佔漢中和上庸三郡。

大自然的法則向來都是優勝劣汰,強者留下,弱者淘汰,當年群雄爭霸的局面,如今只剩這三家,呈三足鼎立之勢。

大漢江山的爭奪也已經到了白熱化階段。

漢室凋零,到如今效忠漢室者少之又少。

曹操晚年的權勢達到巔峰,可以說除了名號,各方面都有做天子的實力和能力,但他始終只做魏王,不做魏皇。

難道他真的不想當皇帝嗎?

並不是,是因為時機不到。

他是漢臣,世受國恩,雖挾天子以令諸侯,但終究沒有廢黜天子,他手下謀臣如荀彧者忠於漢室的不在少數,再加上世家的壓迫,漢中之戰的落敗,並沒有合適的時機讓他稱帝。

但曹丕就不一樣了,他成為魏王后,野心不斷膨脹,為了踏上那至高無上的至尊之位,不惜與世家和解,藉助門閥的權勢和威望,問鼎帝位。

曹丕有意九五之尊,無數世家門客自然欣然而從,逼迫漢獻帝讓位。

更虛偽的是,曹丕還上演了一出“三辭三讓”的戲碼,意思就是我不想當皇帝,是你漢獻帝逼著我當,我沒法拒絕啊!

一個字,絕!

劉禪不願跟法正討論這麼敏感的話題,他故意點破建安二十五年的天下局勢,目的就是讓這老狐狸心中有數,早做準備。

至於如何勸說劉備登上帝位,那就不是劉禪該考慮的事了。

“先生,不管這天下局勢如何發展,荊州必須要奪回來,否則我蜀川連問鼎中原的資格都沒有。”劉禪手執白棋,在棋盤上落子。

法正肅然點頭:“的確,荊州雖為四戰之地,但它北據漢、沔,利盡南海,東連吳會,西通巴、蜀,此乃群雄爭霸的戰略要地,不可拱手讓給東吳。”

聞言,劉禪眉頭一挑:“先生心中莫非也贊成東征?”

“凡事都要講究時機,過猶不及。”法正落下黑子,輕聲道:“其實最好的戰略方案,還是跟東吳交好,到時孫權派一上將以荊州之兵破曹魏宛城,直逼許昌,我蜀漢則以漢中之兵攻伐雍涼兩郡,直撲長安。”

“此消彼長,蜀川也可從絕境中取得一線生機。”

是啊,從天下局勢上看,這是最佳的戰略方案。

劉禪嘆了口氣,搖頭道:“先生,那江東鼠輩可信嗎?倘若蜀兵攻伐雍涼時,孫權再上演一出白衣渡江,謀取巴蜀又當如何?”

法正微微一怔,眼中閃過複雜的光芒。

背刺盟友這種事,有一次難免不會有第二次。

當年江東大都督周瑜曾提出“二分天下”的戰略國策,以長江天險為界,得東吳、交趾、荊州、益州等數個州郡,與曹操南北對峙,共分天下。

有了這個開端,一個可怕的念頭,在孫權心中開始萌芽。

吞併益州,二分天下,與曹操分庭抗禮,亦無不可。

尤其是剛奪取荊州的他,自信心更是膨脹到無邊。

法正嘆了口氣,心中有些迷茫。

片刻後,他抬起頭,直視劉禪的眼神,若有所思道:“若少主覺得孫權不可信,非絕佳盟友,那便東征,奪取荊州!孝直這條命是你救的,不管少主如何抉擇,微臣願效犬馬之勞。”

劉禪笑著看了法正一眼,輕聲道:“先生言重了,父王東征,益州的軍政怕是要交到諸葛丞相手中,丞相去不了前線。”

“所以父王與孫權的這場國戰,缺少一位運籌帷幄,奇謀斷策的軍師。”

“因而東征的軍事祭酒之位,非先生莫屬。”

法正目光微凝,連忙起身躬身拜道:“臣,定不辜負主公和少主所託。”

劉禪將其扶起,嘴角勾起一抹笑意:“父王東征前有許多事情要做,先生這段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