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的餘韻還未消散,長安的大街小巷依舊瀰漫著喜慶的氣息。林瑤和蘇清婉從城樓返回宮中,雖沉浸在百姓安居樂業的喜悅中,但二人心中對大唐未來的思慮從未停歇。新的一年,他們敏銳地察覺到,在繁榮表象之下,仍潛藏著諸多亟待解決的問題。
朝堂之上,林瑤召集眾臣,神色凝重地開啟了新一年的議事。“諸位愛卿,如今大唐看似盛世太平,可內裡隱患不少。商業繁榮卻有亂象,教育推進面臨難題,民生保障仍需鞏固,軍事防備更不可鬆懈。大家有何良策,不妨暢所欲言。”
戶部侍郎張宏率先出列,憂心忡忡地說道:“陛下,商業稅收改革成效顯著,可隨著貿易規模擴大,貨幣流通出現問題。如今市面上金銀銅等貨幣混雜,換算繁瑣,且私鑄貨幣現象時有發生,嚴重影響市場穩定。”
林瑤微微皺眉,看向蘇清婉,蘇清婉思索片刻後回應:“張侍郎所言極是。貨幣乃經濟命脈,混亂不得。我認為可由朝廷統一鑄造標準貨幣,規範形制與重量,嚴打私鑄行為,確保貨幣流通順暢。”
林瑤點頭認可,“此事就交由戶部牽頭,會同工部,儘快制定統一貨幣方案,務必在半年內推行實施,穩定市場秩序。”
緊接著,負責教育事務的禮部員外郎李明啟上前奏道:“陛下,各地私塾興辦進展順利,只是教材匱乏且質量參差不齊。不同地區教學內容差異大,不利於人才培養的標準化。”
蘇清婉目光關切,說道:“教育關乎國家未來,教材問題必須重視。禮部應組織一批博學鴻儒,精心編纂統一教材,涵蓋經史子集、算術、天文、地理等科目,分發至各地私塾,讓學子們接受系統、規範的教育。”林瑤當即准奏,要求禮部在一年內完成教材編纂工作。
談及民生,負責災患救濟的官員面露難色:“陛下,去年北方旱災雖已妥善應對,但南方多地今年入春以來降雨頻繁,恐有洪澇之虞。且如今各地糧倉儲備雖有增加,但調配效率有待提高。”
林瑤神情嚴肅,“民生無小事。工部即刻協同各地官員,加固堤壩,疏通河道,做好防洪準備。同時,戶部要完善糧倉管理制度,最佳化物資調配流程,確保災害發生時能迅速響應,保障百姓生活。”
軍事方面,大將軍李靖之子李源站出,抱拳道:“陛下,邊境雖暫時安寧,但突厥殘餘勢力仍在暗中活動,西域部分地區局勢也不穩定。我軍需進一步提升戰略佈局,加強情報收集。”
林瑤沉思片刻,說道:“李靖將軍之前對突厥的打擊雖讓其元氣大傷,但不可掉以輕心。朕決定在北方邊境增設烽火臺,加強巡邏,構建嚴密的防禦體系。同時,派遣精銳斥候深入突厥腹地和西域,收集情報,知己知彼方能百戰不殆。”
散朝後,林瑤和蘇清婉回到御書房,繼續商討一些細節問題。“清婉,商業繁榮帶來的新問題不少,除了貨幣,商業信用體系也亟待建立。如今商人交易多憑口頭約定,糾紛頻發。”林瑤憂慮地說道。
蘇清婉點頭贊同,“陛下所言極是。我們可設立官方的商業信用機構,為誠信經營的商戶提供信用評級,交易時以此為參考,減少欺詐行為。同時,制定商業法規,規範交易流程,有法可依才能保障商業健康發展。”
二人商議妥當,當即下令相關部門著手籌備。接下來的日子裡,朝堂上下各司其職,圍繞著諸多問題展開行動。
戶部聯合工部,對鑄幣工藝進行改良,選用優質金屬,設計精美且難以仿造的貨幣樣式。為了確保新貨幣順利推行,朝廷在各地設立兌換點,以舊換新,同時大力宣傳新貨幣的優勢和防偽標識。為打擊私鑄貨幣,朝廷組建了專門的執法隊伍,深入民間巡查,一經發現私鑄窩點,嚴懲不貸。
禮部召集了全國知名的學者、教育家,在長安的皇家書院開啟了教材編纂工作。編纂過程中,眾人各抒己見,對每一個知識點、每一篇文章都反覆斟酌。為了讓教材通俗易懂,還專門邀請了擅長繪圖的畫師,為教材配上生動形象的插圖,力求讓學子們易於理解和接受。
工部官員奔赴南方各地,實地考察水利設施。他們與當地百姓一起,加固堤壩,清理河道淤泥。同時,利用新的水利技術,修建了一些分流渠道和蓄洪池,以應對可能發生的洪澇災害。在糧倉管理方面,戶部制定了詳細的儲備標準和出入庫流程,引入了先進的倉儲管理方法,確保糧食的儲存安全和高效調配。
軍事上,北方邊境的烽火臺建設迅速展開,士兵們日夜趕工,在重要關隘和戰略要地搭建起一座座高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