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盛春華章(1 / 3)

盛春時節,長安城處處洋溢著蓬勃的生機。街邊的柳樹抽出嫩綠的新芽,隨風輕舞,桃花、杏花競相綻放,將整個城市裝點得如詩如畫。林瑤和蘇清婉在這美好的春日裡,依舊忙碌於國事,心中卻也為這盎然的春色所感染。

這日清晨,林瑤在御書房中審閱各地呈來的奏章。其中一封來自江南地區的奏摺引起了她的注意,上面提到江南一帶紡織業發達,但技術傳承存在隱患,許多傳統技藝面臨失傳的風險。林瑤看完後,陷入了沉思。

蘇清婉走進御書房,看到林瑤專注的神情,輕聲問道:“陛下,可是遇到了難題?”

林瑤抬起頭,將奏摺遞給蘇清婉:“清婉,你看看這封奏摺。江南紡織業乃我大唐重要產業,可如今傳統技藝傳承堪憂,若不加以保護,實在可惜。”

蘇清婉仔細看完奏摺,說道:“陛下,此事確實不容忽視。我們或許可以在江南設立專門的紡織學院,不僅傳授現代紡織技術,也將傳統技藝系統整理,傳承下去。”

林瑤微微點頭:“你的想法不錯。這紡織學院的師資,可從當地紡織世家和技藝精湛的工匠中挑選。同時,要給予這些工匠和世家一定的獎勵和榮譽,鼓勵他們積極參與教學。”

兩人正商議著,太監前來通報,工部尚書求見。林瑤宣他進來,工部尚書行禮後說道:“陛下,娘娘,近日臣接到各地修建水利設施的進度報告,大部分工程進展順利,但也有一些地方遇到了資金短缺和人力不足的問題。”

林瑤皺了皺眉頭:“資金短缺可從當地財政適當調配,人力不足則可招募附近百姓,給予合理報酬。務必確保水利設施按時完工,這關乎到百姓的農田灌溉和農業收成。”

工部尚書領命退下後,林瑤和蘇清婉又繼續商討紡織學院的相關事宜。他們計劃在學院內設立多個專業,除了傳統紡織技藝,還涵蓋了織物設計、染料研發等現代學科,培養全方位的紡織人才。

解決完紡織學院的初步規劃後,林瑤和蘇清婉決定出宮,親自了解長安百姓的生活狀況。他們換上便服,在侍衛的暗中跟隨下,來到了熱鬧的集市。

集市上人頭攢動,各種商品琳琅滿目。賣花的姑娘們手捧著鮮豔的花朵,叫賣聲此起彼伏;賣小吃的攤位前,香氣四溢,吸引著眾多顧客。林瑤和蘇清婉漫步在集市中,看著百姓們安居樂業的景象,心中滿是欣慰。

走著走著,他們來到了一個書畫攤前。攤位上擺放著各種書畫作品,其中一幅描繪大唐盛世的山水畫吸引了林瑤的目光。畫中,青山綠水,繁華都市,百姓們悠然自得,栩栩如生。

林瑤拿起這幅畫,仔細端詳:“這位畫師技藝精湛,將我大唐的繁榮景象展現得淋漓盡致。”

攤主是一位中年男子,聽到林瑤的誇讚,笑著說道:“客官好眼光,這畫可是我特地請城中有名的畫師所繪。如今大唐在陛下的治理下,國泰民安,百姓們都心懷感激,畫師們也都願意用畫筆記錄下這美好的時代。”

林瑤和蘇清婉相視一笑,心中湧起一股暖流。他們又在集市上逛了許久,與百姓們親切交談,瞭解他們的生活需求和對朝廷政策的看法。

回到皇宮後,林瑤和蘇清婉根據出宮的所見所聞,對一些政策進行了調整和完善。他們更加註重文化藝術的發展,決定在長安舉辦一場盛大的文化藝術節,邀請各地的藝術家、文人墨客齊聚長安,展示大唐的文化魅力。

籌備文化藝術節並非易事,林瑤和蘇清婉親自參與策劃。他們派人前往各地,邀請知名的畫家、書法家、詩人、音樂家等前來參加。同時,在長安城內設立多個展示場地,包括皇宮的花園、城內的寺廟廣場等,確保活動能夠容納眾多觀眾。

在文化藝術節籌備期間,邊境傳來了新的訊息。之前對大唐虎視眈眈的幾個小國,在大唐強大的軍事威懾和外交斡旋下,態度有所緩和。他們紛紛派遣使者前來長安,表達了友好合作的意願。

林瑤得知這個訊息後,鬆了一口氣:“看來我們的努力沒有白費,和平才是百姓之福。”

蘇清婉也露出了欣慰的笑容:“陛下聖明,如今邊境局勢緩和,我們也能將更多的精力放在國內的發展上。”

隨著文化藝術節的日子越來越近,長安城內的氛圍也愈發熱烈。各地的藝術家們陸續抵達長安,帶來了他們的得意之作。畫家們帶來了精美的畫作,有描繪自然風光的山水圖,有展現人物百態的仕女圖;書法家們則帶來了龍飛鳳舞的書法作品,或剛勁有力,或飄逸灑脫。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