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新歲謀遠(1 / 2)

新年的熱鬧氛圍還未完全散去,長安城中依舊洋溢著喜慶的氣息。林瑤和蘇清婉從城樓下來後,回到了宮中。雖值新春佳節,可他們心中對於大唐未來發展的謀劃卻未曾停歇。

次日清晨,林瑤便召集了朝中幾位核心大臣,包括宰相李賢、戶部尚書趙弘、禮部尚書周文彥等人,在御書房中商議新一年的政務重點。

“諸位愛卿,如今大唐盛世初現,百姓安居樂業,但我們不能有絲毫懈怠。新的一年,大家對朝堂政務可有什麼見解?”林瑤目光掃視眾人,率先開口。

宰相李賢微微欠身,恭敬地說道:“陛下,臣以為,如今吏治改革初見成效,接下來應進一步鞏固成果,完善監察體系,讓廉潔奉公的風氣在官場徹底紮根。”

林瑤微微點頭,“李愛卿所言極是。吏治關乎朝廷根基,不可有半點馬虎。”

戶部尚書趙弘接著說道:“陛下,臣關注到,隨著大唐國力增強,商業也日益繁榮。然而,如今的商業稅收制度還有些混亂,不同地區標準不一,這既不利於朝廷財政收入的穩定,也對商人的經營造成困擾。臣建議,新的一年對商業稅收制度進行統一規範,制定合理稅率,促進商業健康發展。”

林瑤對此很感興趣,示意趙弘繼續說下去。趙弘便詳細闡述了自己的想法,提出根據不同行業、經營規模製定差異化稅率,同時簡化徵稅流程,杜絕地方官員隨意攤派稅收的現象。

禮部尚書周文彥也起身發言:“陛下,文化交流使團在西域取得了豐碩成果,大唐文化影響力大增。臣認為,我們不應只侷限於西域,還應將目光投向更遠的海外諸國。可派遣使者前往南洋、天竺等地,開展文化、貿易交流,進一步拓展大唐的國際影響力。”

眾人你一言我一語,討論得十分熱烈。林瑤認真傾聽著每一位大臣的建議,不時與他們交流看法。經過一番深入探討,林瑤心中有了初步的決策。

“李賢,吏治完善之事便交由你負責,務必在半年內拿出更詳細的監察細則。趙弘,商業稅收改革要謹慎推進,先在長安及周邊幾個商業重鎮進行試點,確保萬無一失後再推廣至全國。周文彥,海外交流一事意義重大,你儘快籌備出使南洋、天竺的相關事宜,人選、禮品等都要精心安排。”

幾位大臣領命而去,林瑤和蘇清婉則繼續留在御書房,商討一些更為細緻的事務。

“清婉,我覺得民生建設還需持續發力。雖說我們已經在水利、醫療等方面做了不少工作,但還有很多地方可以改進。”林瑤看著蘇清婉,眼中滿是對百姓的關切。

蘇清婉點頭表示贊同,“陛下說得對。我近日在思考,我們可以在教育方面加大投入。如今大唐雖有不少學府,但大多集中在大城市,偏遠地區的孩子很難接受良好教育。我們可以鼓勵各地官員興辦私塾,朝廷給予一定的補貼和師資支援。”

林瑤眼前一亮,“這個想法甚好。教育是國家的未來,只有讓更多的孩子接受教育,才能為大唐培養出更多的人才。此事就由你來牽頭,儘快擬定具體的實施方案。”

接下來的日子裡,朝堂上下一片忙碌。李賢帶領著監察官員,深入研究各地官場的實際情況,制定出了一套更為嚴格細緻的監察制度。對於官員的考核不僅侷限於政績,還包括品德、操守等方面,一旦發現有官員違反規定,立即嚴肅處理。

趙弘則在長安等地展開商業稅收改革試點。他親自帶領戶部官員走訪各大商戶,瞭解他們的經營狀況和對稅收的看法。經過多次調整,最終確定了一套合理的稅收方案。新方案實施後,商戶們的負擔得到了合理減輕,同時朝廷的財政收入也穩步增長。

周文彥忙著籌備海外交流事宜。他挑選了一批精通外語、熟悉外交禮儀的官員和學者,組成了出訪使團。同時,還準備了大量精美的絲綢、瓷器、茶葉等大唐特產作為禮品,以展示大唐的繁榮和友好。

蘇清婉也沒閒著,她組織了一批教育專家和學者,商討興辦私塾的具體事宜。他們制定了詳細的私塾辦學標準,包括師資要求、課程設定、教學設施等。同時,還從長安的學府中選拔了一批優秀的教師,前往偏遠地區任教。

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大唐在各個領域都取得了顯著的進展。然而,就在一切都看似順利的時候,卻出現了一些意想不到的問題。

在偏遠的嶺南地區,當地官員在推行私塾興辦政策時遇到了重重困難。一方面,當地百姓大多以農耕、漁獵為生,生活貧困,對孩子讀書識字的需求並不強烈;另一方面,一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