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忠賢一起迫害後宮嬪妃和朝中大臣。
————
泰昌朝一些較為重要的宦官:
- 王安:司禮監秉筆太監,在泰昌朝有一定影響力。他為人剛正,曾多次嚮明光宗朱常洛建言,對朱常洛順利即位有一定幫助。朱常洛即位後,他也積極輔助朝政,在朝中威望較高。
- 崔文升:原是鄭貴妃宮中的親信太監,朱常洛即位後,升為司禮監秉筆太監。泰昌帝患病後,鄭貴妃指使崔文升以掌御藥房太監的身份向皇帝進“通利藥”大黃,導致朱常洛身體極度虛弱,在“紅丸案”中是關鍵人物。
- 魏朝:司禮監秉筆太監王安的下屬,是魏忠賢的拜把子弟兄和入宮介紹人,也是魏忠賢的“對食”物件客印月的前夫。曾多次向王安推薦魏忠賢,使其得到王安賞識。
- 趙某:據《深州總志·閹宦》記載,泰昌朝時歷官司禮監。當時內侍魏進忠(即魏忠賢)逐漸掌權,趙某常常對其進行裁抑。
————
泰昌朝時期,一些在民間有名的人物多活躍於文學、學術、公益等領域:
- 陳貞慧:明末清初散文家,江蘇宜興人,東林黨人陳於廷之子,復社重要成員。曾與吳應箕寫《留都防亂檄》,聲討阮大鋮。明亡後隱歸故里,其表揚抗清人物的散文,感情深沉悲憤,頗富民族氣節。
- 陳維崧:清文學家,江蘇宜興人,陳於廷之孫,陳貞慧之子。少時即擅長詩文,稱天才,受推重。其詩沉鬱雄麗,詞多達一千八百多首,駢體文則被稱為唐天寶之後無匹敵者。年逾五十始舉博學鴻詞科,授翰林院檢討,參加纂修《明史》。
- 呂圖南:居晉江,登萬曆戊戌科進士,授中書舍人,升禮部主事。泰昌初起為南京通政司右參議。任間清廉自守、方正嚴明,後因僚屬結黨攻訐,告病歸鄉。居家期間,飽讀宕書史,參與修武榮、清溪兩縣誌,組織鄉人築白衣洋、清洋陂兩處水利,德被後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