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崇禎朝主要人物(2 / 3)

,終年71歲。

————

崇禎朝的主要宦官有以下幾位:

- 曹化淳:崇禎二年被任命為提督江南織造,不久又提督東廠,後還掌握錦衣衛指揮權。他在崇禎朝前期深受重用,負責諸多重要事務,甲申之變後,有說法稱是他首先開啟城門投降李自成,但也有觀點為其鳴冤。

- 高起潛:崇禎朝的重要監軍太監,被派到軍營督軍。他在軍中耍官威,為斂財制定不合理的記功規則,嚴重影響了軍隊士氣和戰鬥力。

- 張彝憲:崇禎任命他總理戶部、工部兩個重要部門,引起了一些朝臣的反對,但崇禎不予理睬,依舊重用他,使其權勢頗大。

- 王承恩:官至司禮監秉筆太監,深得崇禎皇帝信任。在明朝滅亡時,他陪伴崇禎帝到最後,崇禎帝自縊後,他也在旁邊的海棠樹上吊死,是崇禎朝為數不多被後世認為有忠義之舉的宦官。

————

崇禎朝後宮主要人員包括皇后、貴妃、妃嬪等:

皇后

- 周皇后:蘇州人,父親周奎,天啟六年被選為信王之妻,半年後冊封為皇后。她容貌美麗,性格溫婉,不事奢華。崇禎十七年,李自成兵臨城下,周皇后建議南遷未被採納,後在坤寧宮自縊殉國。

貴妃

- 田貴妃:陝西籍京居之女,父親田弘遇。她心靈手巧、才藝出眾,美貌絕倫,深得崇禎帝寵愛。崇禎元年封禮妃,崇禎八年擢升為貴妃,崇禎十四年進皇貴妃。崇禎十五年,因喪子之痛及失去皇帝寵愛而病逝於承乾宮。

- 袁貴妃:崇禎為信王時的侍妾,崇禎元年封淑妃,崇禎十四年進封貴妃。她性格溫和,善解人意,與周皇后、田貴妃關係融洽。崇禎十七年,受命自盡未果,被崇禎砍傷,後得到清政府妥善安置。

其他妃嬪

- 陳妃:不受寵,《燼宮遺錄》中記載其居承華宮數年,僅被崇禎臨幸一次。

- 尤妃:在清世祖實錄裡有記載,清政府收留了她並在順治八年四月去世,殯葬如禮,還撥給太監守墳。

- 盧妃:崇禎十四年十一月選入,《燼宮遺錄》中有相關記載。

- 養豔姬:山西寧武關人,擅長吟詩、撫琴,是明末晉北有名的才女,明亡後到嶗山百福庵出家為道。

- 藺婉玉:崇禎帝內侍太監藺卿之侄女,北京人,自幼善絲竹歌舞,被選入宮內任樂女,後選為妃,與養豔姬一同在嶗山百福庵出家為道。

————

崇禎朝有許多民間奇人:

- 宋獻策:江湖上大名鼎鼎的奇人,李自成的開國大軍師,精通奇門遁甲及圖讖等術。1644年,他化裝成算命先生混入北京城,為崇禎皇帝測字,透過對“友、有、酉、幽”等字的解讀,暗示大明必亡,還留下一個“逃”字,對當時的局勢產生了一定影響。

- 宋應星:明末清初傑出的農學家、科學家,所著《天工開物》是中國首部關於農業和手工業生產的綜合性科學著作,被譽為“中國17世紀的工藝百科全書”。他一生講求實學,其著作和研究領域涉及自然科學及人文科學的諸多學科。

- 袁尚統:明代畫家,字叔明,江蘇蘇州人。善畫山水、人物、花鳥,山水渾厚,人物野放,多畫民間風俗,作品有濃厚生活氣息,如崇禎十七年作的《遠溪秋興圖》軸、崇禎十六年作的《古木群烏圖》軸等。

- 石敬巖:名電,江蘇常熟人,明末著名武術家,石家槍創始人。他身長赤髯,性魯重諾,俠肝義膽,在軍中任武師多年,身經百戰,多有戰功,其槍法樸實無華,極具實戰價值,在明朝諸多槍法名家中獨樹一幟。

- 馮夢龍:明代文學家、思想家、戲曲家,南直隸蘇州府長洲縣人。他用畢生精力蒐集、整理、編寫、刊行通俗文學,經他改訂、出版的小說、戲曲和民歌有數十餘種。他的思想受王守仁、李贄影響,強調真摯情感,反對虛偽禮教,主張以“情教”取代“宗教”,重視文學的教化作用。其代表作品“三言”,即《喻世明言》《醒世恆言》《警世通言》,是明代較早且成就較高的擬話本,在中國文學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 淩濛初:浙江湖州府烏程縣人,出身官宦家庭,是明代文學家、小說家和套版印書家。在文學上受以李贄為代表的進步思潮影響,與湯顯祖、袁中道等交往密切。他著稱於世的話本小說集為《拍案驚奇》和《二刻拍案驚奇》,合稱“二拍”,與馮夢龍的“三言”齊名,對後世的白話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