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明朝開國功臣(1 / 1)

公爵

- 魏國公徐達:朱元璋手下頭號名將,一生驍勇有謀,為明朝建立與鞏固立下不朽功勳。

- 鄂國公常遇春:勇猛善戰,軍中稱常十萬,為朱元璋大破陳友諒、攻取元大都等,立下赫赫戰功。

- 韓國公李善長:朱元璋的重要謀臣,在籌措軍餉、穩定後方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 曹國公李文忠:朱元璋外甥,多次領兵出塞征討元軍殘餘勢力,戰功顯赫。

- 宋國公馮勝:元末隨兄長投靠朱元璋,帶兵征討四方,建立明朝頗有功績。

- 衛國公鄧愈:16歲領兵抗元,為人簡重慎密,智勇兼備,嚴於治軍,善撫降者。

- 鄭國公常茂:明朝開國名將常遇春長子,蔭父功繼承鄭國公爵位。

- 黔國公沐英:朱元璋養子,年少從軍,隨朱元璋南征北戰,平定雲南後留鎮此地,對雲南的穩定和開發貢獻巨大,死後追封黔寧王 。

侯爵

- 延安侯唐勝宗:淮西二十四將之一,屢立戰功,後因牽連胡惟庸案被殺。

- 吉安侯陸仲亨:淮西二十四將之一,後因牽連胡惟庸案被殺。

- 江夏侯周德興:淮西二十四將之一,因兒子宮中和宮女淫亂受牽連被朱元璋下令處死。

- 淮安侯華雲龍:淮西二十四將之一,被人告發享用元朝宮中物品,入京覲見途中暴斃。

- 濟寧侯顧時:淮西二十四將之一,洪武十二年病逝。

- 長興侯耿炳文:朱元璋稱帝后封其為長興侯,朱棣稱帝后因遭彈劾自殺。

- 臨江侯陳德:洪武三年十一月封,十四年十一月卒,追封杞國公,諡定襄 。

- 南雄侯趙庸:洪武三年十一月封,二十三年坐胡黨死,爵除 。

- 廣德侯華高:洪武三年十一月封,四年四月卒,追封巢國公,諡武莊,無子,爵除 。

伯爵

- 誠意伯劉基:即劉伯溫,朱元璋手下的頂級謀臣,以神機妙算、運籌帷幄著稱於世。

- 忠勤伯汪廣洋:文臣,曾擔任右丞相,後捲入胡惟庸案被朱元璋賜死。

子爵

- 王清:在明朝建立過程中也立下一定功勞。

- 王鳳顯:參與了部分戰役等。

男爵

- 王愷:為明朝的建立貢獻了自己的力量。

- 孫炎:在諸多事務中發揮了作用。

——

開國主要文臣

宋濂

- 簡介:浦江人,元末明初著名政治家、文學家、史學家。朱元璋稱吳王時,被任命為江南儒學提舉,為太子朱標講經。明朝建立後,任翰林學士承旨知制誥命,兼參贊。他奉命主修《元史》,為明朝文化建設做出重要貢獻。

- 結局:洪武十三年,其長孫宋慎因牽涉胡惟庸案被誅,朱元璋本欲將宋濂處死,經皇后太子力救,被安置到茂州,次年卒於夔州。

胡惟庸

- 簡介:定遠人,早年追隨朱元璋,任寧國知縣,後歷任太常少卿、中書省參知政事等職。洪武三年,任中書省左丞,洪武六年,任右丞相,後升左丞相,位居百官之首。

- 結局:洪武十三年,以“謀不軌”罪被誅殺,牽連甚廣,史稱“胡惟庸案” 。

陶安

- 簡介:當塗人,元末舉人。朱元璋渡江時,陶安率父老出迎,建議朱元璋取金陵以為根本。後任黃州知府、江西行省參政等職,為朱元璋治理地方、穩定後方發揮了作用。

- 結局:洪武元年,任翰林院學士,後病逝。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章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