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宣宗去世原因推測(1 / 1)

宣德十年,正月初三,明宣宗於乾清宮駕崩,享年三十八歲。

一代幾乎各個方面完善的帝王英年早逝,這也導致有許多陰謀論說是宣宗這個皇帝太過完善,使得許多人被打壓太過。

但這種陰謀論沒有任何歷史依據,首先明宣宗時期政治相對清明,“仁宣之治”使得國家處於繁榮穩定的階段,朝廷內部沒有激烈的政治鬥爭和尖銳的矛盾衝突,不存在因政治利益而必須毒害皇帝的緊迫動機。

其次,明宣宗作為一位皇帝,還是一位擁有絕對實權的皇帝,心思整密,對朝廷內外的局勢有著很強的把控能力。

其身邊有許多忠誠的大臣輔佐,宮廷侍衛等安保體系完備,在這種情況下,很難有人能做到毒害宣宗這樣的大逆不道之舉,難度極大,幾乎沒有可乘之機。

最後有可能的皇室,從現有史料來看,明宣宗時期的皇室內部關係相對和諧,宣宗地位更是極其穩固,就算有其餘皇室成員毒害,那也不可能是他們繼位。

孫氏更不可能,朱祁鎮三歲就被定為太子,孫氏更是深受宣宗喜愛,對她而言,根本沒有必要,宣宗活著絕對比去世跟對她有利。

最最重要的事便是,皇帝可不是隨隨便便就能謀害的,更何況是宣宗這種地位穩固,權利極大,心思整密的皇帝。

...

若以正常角度來看,從朱元璋,朱棣,朱厚熜三人方面,血脈遺傳原因較小,畢竟這三人都不算低壽。

【兩個是常年征戰的,身體素質毋庸置疑。

一個是經常養生的...就算吃古代丹藥都還能活六十...也算比較厲害。】

宣宗的話,前期身體素質肯定是可以的,畢竟算是朱棣帶出來的,後期的話再沒有御駕出征一事。

但仁宣之治背後的繁榮,其中面臨著諸多問題,而皇帝,作為一切的決策者,腦力勞動是必然的,壓力更是極其大,畢竟面對任何政策的總結,都需要深思熟慮。

在這樣長達十年的高強度工作下,再厲害的人也會身心疲憊,身體受損。

而且,根據一些記載,宣宗是喜好飲酒的,這也不排除宣宗長期飲酒加上過度勞累,導致體內肝臟出現問題。

最後再加上一些古代醫療水平差,大部分病情無法診斷治療,面對宣宗虛弱的身體,只知曉一味藥補,從而導致宣宗身體最終承受不住,最終英年早逝。

————

【體弱受到過多藥補:

加重臟腑負擔

- 損傷肝腎:許多補藥需經肝腎等器官代謝,藥補太過會使肝腎工作量大增,長期可能導致肝腎損傷,引發肝腎功能異常,如出現肝酶升高、腎功能指標改變等。

- 影響脾胃:過度藥補易使脾胃功能失調,出現消化不良、胃脹、胃痛、食慾不振、腹瀉或便秘等症狀。比如人參等滋補品,過量服用可能助火生熱,影響脾胃運化。

導致氣血失調

- 氣血壅滯:補藥多具滋補氣血功效,若補之太過,可能使氣血執行不暢,出現氣血壅滯,表現為身體區域性疼痛、麻木,女性還可能出現月經不調、痛經等。

- 陰陽失衡:人體陰陽需保持平衡,過度藥補可能打破平衡。如過度服用溫陽藥會導致陽盛陰虛,出現口乾舌燥、咽喉腫痛、煩躁失眠、潮熱盜汗等陰虛火旺症狀。

引發其他疾病

- 心血管疾病風險增加:一些補藥可能使血液黏稠度增加,或影響血脂、血糖、血壓等指標。如過量服用含人參、黃芪等的補藥,可能使血壓升高,增加患心腦血管疾病的風險。

- 過敏及其他不良反應:部分人對補藥中的成分過敏,藥補太過會增加過敏機率,出現皮疹、瘙癢、呼吸困難等症狀。還有些補藥可能有特定副作用,如過量服用何首烏可能導致肝損傷和腸道不適。】

...

所以說句玩笑話,與其說宣宗被人毒害倒不如說一句宣宗肝臟長期不斷受損,一天不如一天,最終得了肝癌,後又因為一直受到藥補,肝臟問題進一步加重最終得了肝癌,駕崩了。

畢竟,古代沒有現在這麼多醫療器械,是測不出癌症的,頂多是一句氣血失調,臟腑虧虛,補就完了。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章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