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谷王、韓王、沈王(1 / 2)

谷王朱橞:

朱橞生於洪武十二年四月(1379年4月) ,於宣德三年(1428年)在獄中去世 ,以下是他的生平經歷:

封王就藩

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朱橞被封為谷王 。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朱橞到宣府就藩,主持並參與了宣化城的建設及常峪口至大境門60餘公里明長城的構築等 。

靖難之役

建文帝朱允炆即位後開始削藩,燕王朱棣以“清君側”為名起兵靖難 。朱橞最初不看好朱棣,逃往南京 。1402年,朱棣兵臨南京城下,朱橞與李景隆奉命駐守金川門,見大勢已去便開門迎降 。

就藩長沙

朱棣即位後,對朱橞厚賞,將其封國改到長沙,每年增加俸祿二千石 。

削藩被廢

在長沙,朱橞日漸驕橫,搶奪平民田地,貪汙賦稅,擅殺無辜,還殺害勸阻他的長史虞廷綱 。他招攬死士,建造戰船、弓弩等器械,興建佛寺詛咒,偽造讖書,意圖聯合蜀王謀反 。永樂十五年(1417年),朱橞和兩個兒子被削為庶人,其追隨者被誅殺 。

——

朱橞的正妃是兵馬指揮周鐸的女兒 。

朱橞有記載的兒子叫朱賦焮 ,除了朱賦焮,朱橞還有一些兒子,不過大多籍籍無名,也沒有明確的歷史記載。

朱橞及其兒子們的命運都與明朝初期的政治局勢和藩王制度的演變密切相關。其本人因謀反被削藩後,他的兒子們也都受到牽連,被削為庶人,失去了皇族的身份和特權。

————

韓王朱松生平經歷:

早年受封

朱松於1380年6月20日出生,母為周氏妃嬪 。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四月十四日,12歲的朱松受封韓王,建藩於遼東開原 。朱元璋對其寄予厚望,期望他能鞏固邊防 。

學習交流與前期準備

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朱松與沈王朱模奉太祖之命,分道探視已就藩各地的諸兄,學習守邊經驗 。洪武三十年(1397年),韓王府的親衛部隊被派往遼東,著手建立衛所 。

建文帝削藩與靖難之役影響

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朱元璋逝世,建文帝朱允炆繼位並開始削藩 。朱松作為尚未就藩的藩王,被暫緩就國,留在京師閒住 。靖難之役期間,朱松未直接參與其中 。

永樂年間情況

朱棣登基後,朱松繼續留在南京 。他性格謹慎、聰慧機敏、博覽群書、通古今,為人恭敬謹慎,未與朱棣發生衝突 。永樂五年(1407年),朱松突患疾病,臥床不起,最終病逝,年僅28歲 。死後被安葬在安德門外,諡號“憲” 。

朱松有記載的妃子:

正妃馮妙親,出身貴族,是郢國公馮國用的孫女。她為朱松生下了長子朱衝炑等子女 。

側妃季妃,關於其具體情況,史書中記載較少,生平事蹟不詳 。

朱松共有五子三女 。以下是他的兒子們的情況:

朱衝或(火字旁)

朱松嫡長子,初封韓世子,永樂九年襲封韓王,諡號“恭”。

朱衝炑

朱松庶次子,封襄陵王,諡號“莊穆”。

朱衝?

朱松庶三子,封臨汾王,永樂四年夭折 。

朱衝烋

朱松庶四子,封樂平王,諡號“定肅” 。

朱衝埑

朱松庶五子 。

一女封為榮河郡主,下嫁王榮,王榮出身官宦,是水軍左衛百戶王政之子 。

——————

沈王朱模:

早年受封與成長

朱模於洪武十三年(1380年)八月初二日出生,母為趙貴妃 。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四月十四日,12歲的朱模被封為沈王,封地在瀋陽 。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朱元璋為其設立護衛瀋陽中護衛 。

奉命探視與學習交流

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三月,朱模與韓王朱松奉命依次探視秦王、晉王、燕王、周王、齊王五位兄長,於當年八月返回南京 。透過此次行程,朱模增長了見識,也與兄長們增進了感情。

靖難之役影響

建文帝即位後,朱模因靖難之役未能按計劃就藩瀋陽 。朱棣登基後,對藩王政策進行調整,朱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