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山東等地因戰亂和災荒,連續數年減免部分田賦。
同時,適當降低商業稅,在重要商業城市設立市場管理機構,維護市場秩序,促進商業活動恢復。
...
民生上,代宗深知水利對農業和民生的重要性,派遣水利專家對全國水利設施進行全面勘查。
對黃河、運河等重要河流進行疏浚和加固,修復堤壩、水閘等水利設施,確保河流暢通,減少水患發生。
在各地修建小型水利工程,如池塘、灌溉渠道等,解決農田灌溉問題,提高農業產量。
代宗加強社會治安管理,在京城和各地城市增加巡邏力量,嚴厲打擊盜賊、惡霸等不法分子。
建立完善的舉報機制,鼓勵百姓舉報違法犯罪行為,對舉報人給予保護和獎勵。
社會治安的改善,為百姓創造了安全穩定的生活環境,促進了社會經濟的恢復和發展。
...
“景泰八年,國泰民安。”
————
瓦剌大敗後,又與明軍經歷幾次戰爭後,徹底元氣大傷。
因為蒙古部落弱肉強食的生存法則,瓦剌內部產生矛盾,也先與其他貴族之間的關係變得緊張,繼續扣留英宗不僅無法獲得更多好處,還可能成為負擔。
而明朝方面此時也在希望將英宗迎回,以緩解與瓦剌的緊張關係,穩定邊境局勢。
在這種情況下,明朝與瓦剌開始進行談判和交涉,最終雙方達成協議,瓦剌同意釋放英宗。
景泰元年八月,英宗被釋放,踏上歸程。
只是回到明朝後,英宗被朱祁鈺幽禁於南宮。
...
—改立太子
景泰二年,代宗因皇后汪氏反對易儲而將其廢掉,為改立太子掃除後宮阻礙。同時,他在六部及內閣進行頻繁的人事調整,安排支援易儲的官員,還賜給內閣學士金銀以籠絡人心。
景泰三年四月二十一日,廣西土官黃竑因犯事為求庇護,在代宗親信暗示下,上疏建議早議儲位、更換太子,為改立太子製造了輿論由頭。
四月二十二日,代宗下詔令群臣廷議易太子事。儘管百官遲疑,但在司禮監太監興安的逼迫下,若不署名同意就可能面臨災禍,最終紛紛無奈署名。
在獲得眾多官員簽字支援後,代宗順利廢掉了朱祁鎮之子朱見深的太子之位,改立自己的兒子朱見濟為太子,同時將朱見濟的母親杭氏冊立為皇后。
...
景泰四年十一月辛未,八歲的朱見濟夭折,從此代宗無後,朝堂動盪。
...
後代宗身體一日不如一日,直到景泰八年正月,一眾官員的操作下,朱祁鎮與南宮復辟。
朱祁鈺在得知朱祁鎮復辟後的反應是先是驚得坐起,問奪位的人是不是于謙,在得知是朱祁鎮後,連說了三聲“好”字,又重新躺下去,似乎早已知曉這一結局...
後被廢去帝號,軟禁皇宮西內軟禁,同年二月十九日,去世,並賜惡諡曰“戾”,葬於西山,其為杭皇后所建的壽陵也被毀掉。
成化十一年,朱見深為其恢復帝號,諡號景帝,廟號代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