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正德朝主要官員(1 / 2)

正德朝的主要文官:

- 楊廷和:歷仕憲宗、孝宗、武宗三朝。正德七年,加少傅兼太子太傅、謹身殿大學士。武宗駕崩後,楊廷和總攬朝政三十七天,力主立朱厚熜為帝,即明世宗。在大禮議事件中與世宗意見不合,後被削職為民。

- 王陽明:即王守仁,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學家、哲學家和軍事家。正德年間,他多次平定地方叛亂,最著名的是在正德十四年迅速平定寧王朱宸濠之亂,創立“陽明心學”,對後世影響深遠。

- 翟鑾:弘治十八年進士,選庶吉士。正德初年,授翰林院編修。在正德年間參與修撰《明孝宗實錄》,還多次擔任會試同考官等職。

- 梁儲:歷仕憲宗、孝宗、武宗、世宗四朝。正德年間,梁儲曾參與機務,官至華蓋殿大學士。他為人正直,敢於直言進諫,在武宗朝的政治事務中發揮了一定作用。

- 費宏:正德年間曾因得罪劉瑾而被罷官,後劉瑾被誅,費宏復官。他在正德朝後期成為內閣大臣,以其才學和政治能力為朝廷所重,曾與楊廷和等共同輔政,對穩定當時的政局有一定貢獻。

————

正德朝的主要武將:

- 仇鉞:正德朝智勇第一的名將。正德二年擢為寧夏遊擊將軍,在正德五年的安化王之亂中,他佯裝歸順,暗中與守備保勳裡應外合,僅用18天就平息叛亂,因此升為徵西將軍等職。正德七年拜平賊將軍征討河南劉惠、趙鐩叛亂,後又擔任大同總兵官抵禦韃靼小王子進犯。

- 姜漢:弘治年間當上榆林衛指揮使,後被提拔為都指揮僉事,充任延綏遊擊將軍。正德年間,曾和副總兵曹雄等一起分道救援宣府等地,立下戰功。後代替曹雄成為副總兵,協守延綏,正德四年冬,被提拔為代理都督僉事,充任總兵官,鎮守寧夏,後在安化王之亂中被殺。

- 江彬:深得明武宗朱厚照寵信。正德十二年,韃靼來犯,江彬隨武宗在應州與韃靼交戰。他還參與平定寧王朱宸濠之亂等諸多軍事行動,在正德朝軍事活動中扮演著重要角色。

- 錢寧:原是市井無賴,進入錦衣衛後被武宗收為義子賜名。他雖貪汙腐化,但在正德朝也參與了一些軍事相關事務,正德十四年與江彬等武將勾結,與寧王朱宸濠之亂有一定關聯。

————

正德朝的主要宦官是被稱為“正德八虎”的八個太監:

劉瑾:本姓談,後改姓劉,善於投機鑽營,侍奉太子朱厚照,深得其寵信。武宗即位後,劉瑾權力不斷擴大,成為司禮監掌印太監,專權跋扈,大肆斂財,最終因安化王起兵討伐及張永揭發其罪狀,被武宗下令凌遲處死。

張永:成化年間入宮,正德初年升御用監太監。在除掉劉瑾的過程中起了重要作用,後官至東廠廠公。寧王朱宸濠謀反時,曾幫助王守仁得免被誣陷。明世宗即位後,張永被彈劾,貶為奉御,後又被起用,不久死去。

谷大用:正德年間受寵的太監之一,曾任西廠提督、南京守備太監等職,在當時權勢頗大,後因涉及一些政治事件等逐漸失勢。

馬永成:御馬監太監,與劉瑾等為“八虎”成員,深得武宗寵信,在當時朝廷中具有一定影響力,後因罪被誅。

羅祥:曾為南京守備太監,作為“八虎”之一,在正德朝的宦官集團中佔有一席之地,後因罪被誅。

魏彬:官至南京鎮守太監,是“八虎”成員,依靠與劉瑾等的關係獲取權勢,後因罪被革職為民,最後病死。

丘聚:曾任南京守備太監,在正德朝以宦官身份活躍,為“八虎”之一,後因罪被誅。

高鳳:司禮監太監,號梧岡,涿州人。自幼進宮,弘治時就侍奉武宗於東宮,正德初年參與一些新政的提議和奉行,後多次稱病求退,最後病死。

正德朝民間主要人員有文人雅士、武裝首領等:

文人雅士

- 唐寅:即唐伯虎,“吳中四才子”之一,與沈周、文徵明、仇英並稱“吳門四家”。弘治十一年中解元,後因“徐經科場案”身敗名裂。正德九年被寧王朱宸濠招攬,察覺其謀反意圖後裝瘋賣傻得以脫身。

- 文徵明:“吳中四才子”之一,詩文書畫俱佳。寧王朱宸濠曾邀請他,但他稱病不往。

- 謝時臣:蘇州人,山水畫很出名,被寧王朱宸濠邀請至南昌,寧王反叛後,他在中途賄賂看守才得以逃離。

民間武裝首領

- 葉芳:明正德嘉靖年間贛粵閩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