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蘇瑤全力以赴推動教育改革的同時,君無邪在朝堂上也步入了前所未有的挑戰期。那些曾經被君無邪挫敗計劃的皇子們,並未因此收斂鋒芒,反而因共同的敵人而結成了同盟。他們深知,單憑一己之力難以撼動君無邪在朝中的地位,唯有聯手,方能在權力的棋盤上尋得一線生機。
翌日早朝,陽光透過雲層,斑駁地灑在金碧輝煌的宮殿之上,卻未能驅散朝堂內瀰漫的暗流湧動。君無邪步入大殿,神色凝重而堅定,他早已料到,今日必不會平靜。
“眾卿家,可有本奏?”皇帝的聲音威嚴中帶著一絲疲憊,顯然對朝堂上的紛爭已感厭倦。
話音未落,一位平日裡與君無邪不對盤的皇子站了出來,手中緊握著一本奏摺,臉上掛著不懷好意的笑容:“啟稟父皇,兒臣有本要奏。近日來,兒臣發現戶部尚書君無邪大人,在處理國家財政時似有不當之處,特呈上證據,請父皇明察。”
此言一出,朝堂之上頓時一片譁然。戶部尚書一職,關乎國家經濟命脈,任何風吹草動都能引起軒然大波。君無邪面不改色,心中卻已盤算起應對之策。他緩緩上前,接過奏摺,目光如炬,掃過每一行字,嘴角勾起一抹淡笑,那是對對手拙劣手段的輕蔑。
“皇子殿下所指的不當之處,怕是有所誤解吧。”君無邪的聲音平靜而有力,他逐一反駁奏摺中的指控,每一條都條理清晰,證據確鑿,反將對方推向了尷尬的境地,“國家財政,關乎民生社稷,無邪自當盡心竭力,不容絲毫差錯。至於這些無端指責,無邪願接受任何調查,以證清白。”
皇帝沉默片刻,眼神在君無邪與那位皇子之間來回遊移,最終緩緩開口:“此事關乎重大,朕自會派人詳查。但在結果出來之前,還望眾卿家不要妄加猜測,以免影響朝綱。”
一場風波暫時平息,但暗流仍在湧動。那些皇子們並未就此罷休,他們開始在朝堂內外散佈流言蜚語,試圖動搖君無邪的民心基礎。更有甚者,暗中勾結外臣,企圖從經濟上給君無邪製造壓力。
面對這一系列連環攻勢,君無邪並未選擇正面硬剛,而是採取了更為高明的策略——以退為進。他主動向皇帝請辭部分職權,轉而專注於推動幾項利國利民的政策,如減輕賦稅、興修水利等,以實際行動回應那些無端指責。
這一舉動,不僅贏得了百姓的廣泛讚譽,也讓朝堂上的風向悄然發生了變化。那些原本持觀望態度的官員,開始重新審視君無邪的為人與能力,不少人心生敬佩,轉而成為他的支持者。
與此同時,君無邪也並未放棄對幕後黑手的追查。他暗中佈置,利用自己在朝堂內外的眼線,逐步揭露了那些皇子與外臣勾結的證據。時機成熟之時,他將這些證據呈遞給皇帝,請求徹查。
皇帝震怒,下令徹查此事。一時間,朝堂上下人心惶惶,那些曾參與陰謀的皇子與外臣紛紛落馬,朝堂風氣為之一清。君無邪以其卓越的智謀與堅定的立場,再次鞏固了自己在朝堂上的地位。
然而,這場勝利並未讓君無邪有絲毫鬆懈。他深知,權力的鬥爭永無止境,唯有保持清醒與警惕,方能在這波譎雲詭的朝堂中立於不敗之地。
時間如白駒過隙,轉眼間數月已過。在這段時間裡,君無邪不僅成功抵禦了來自朝堂內外的挑戰,還趁機推動了一系列改革措施,使得國家經濟逐漸復甦,民生得到改善。百姓們對這位年輕的戶部尚書讚不絕口,他的名聲在民間愈發響亮。
然而,就在一切看似步入正軌之時,一股新的勢力悄然崛起,給君無邪帶來了新的威脅。這股勢力來自江湖,他們背後似乎有著更為複雜的背景與目的,其手段之狠辣、行事之隱秘,讓君無邪也不得不提高警惕。
一日深夜,君無邪書房的燭火搖曳不定,他獨自一人坐在案前,翻閱著最新的情報。眉頭緊鎖,眼神中透露出前所未有的凝重。江湖勢力的介入,意味著這場權力鬥爭已經升級到了一個全新的層面,他必須做好萬全的準備。
“無邪,你在想什麼?”門外傳來輕柔的聲音,是蘇瑤。她推門而入,手中端著一盞熱茶,臉上帶著溫柔的笑容。
君無邪抬頭,望向蘇瑤,眼中閃過一絲柔和:“在想如何應對即將到來的風暴。”
蘇瑤走到他身旁坐下,將茶杯遞給他:“我知道你最近很忙,但也要注意身體。我們共同的目標,是讓這個國家變得更好,不是嗎?”
君無邪接過茶杯,輕抿一口,心中湧起一股暖流。是啊,他們有著共同的目標與信念,無論前路多麼艱難,只要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