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粘一起(1 / 2)

小說:地星危機 作者:紅勝

實際上,按照科學家的估算,就算把整個柯伊伯帶所有的天體碎片都結合到一起,其組成的行星也不比地星更大。

再加上分佈在如此廣闊的空間上,彼此距離巨大也在情理之中。只是這極不均勻的分佈讓小團等執行任務的難度增加了好幾個量級。

符合質量要求的碎片,其附近往往聚集不少質量和體積更小更復雜的宇宙塵埃。

原本小團還有點懷疑,是不是真向戰友說的,指揮部希望透過後炸碎小天體制造密集區域阻礙矽族飛船的追擊,但現場看到柯伊伯帶的狀況,小團立刻排除了這種可能。

分佈不均一,而且密度並沒有想象中那麼大。炸了也無法阻止體積更小的矽族飛船。

更何況,柯伊伯帶並非成球狀包裹整個太陽系,而是呼啦圈一樣,只有薄薄的一層。

從國家時期到人類聯邦,縱觀人類對地外天體的整個觀測結果,再加上很多年以前,m各國的幾個探測器傳來的資料來看,要飛出太陽系真正的考驗不是柯伊伯帶,而是成球狀包裹了整個太陽系,其厚度高達兩光年左右的奧爾特雲!

甚至有科學家懷疑,也許人類終其文明發展的盡頭,也難以突破奧爾特熊的限制。

根據目前觀測到的資料,根據推論可知,奧爾特雲的存在在某種程度上來說,為整個太陽系提供了一層安全保障,確保其他星系中的強射線亦或者流浪星體不至於輕易突破奧爾特雲,衝入太陽系引力範圍。

同樣,奧爾特雲的存在,也限制太陽系內部的物體突破如此厚的屏障進入宇宙之中。

別的不提,就幾百年前m國曾發射的搭載了黃金唱片的探測器,至今仍沒有飛出奧爾特雲。

儘管從理論設計上來說,其組成材料足以在宇宙中流浪數億年;儘管在科學家的設計之下,其透過不斷的引力加速,已達到17千米每秒鐘的速度。

但要等他經過比鄰星附近,也要等到73,600年以後,若是一切順利,說不定希望號有可能在半路上追上它,並將其打撈。

其實,自從進入22世紀以來,人類科學家普遍後悔當初m國發射旅行者1號的決定。

如此直白地將人類文明的座標和底細直接暴露出去,美其名曰一種誠懇和平地與外星生物建交的方式,在現在看來有多麼的愚蠢。

若是探測器讓高於人類科技水平的外星文明獲取,無疑是在告訴對方:來啊,這裡有一塊肥肉,快來吃吧!而且順帶還說清楚了是孜然還是麻辣味的。

小團腦海中閃過有關人類進入太空時代後,在宇宙航行方面的歷史,不由心下有些感慨。

面對如此廣袤的宇宙,個人得失在其面前連滄海一粟都算不上。很容易讓人產生一種萬事皆休隨他去吧的悲涼之感。

時間一分一秒過去,希望號飛船已經減速到安全速度接近柯伊伯帶。

依據之前的探測結果,結合小團等任務飛船的實地資料取樣,希望號已經計算出了最佳航線,將以目前的速度,歷時七天時間,穿越柯伊伯帶。

而他們的任務飛船若不想被希望號落下,並因動力能源不足再無回到希望號的機會,就必須得在規定的時間完成所有作業。

否則,憑任務飛船具備的能源,一旦希望號遠離,將再也沒有機會迴歸,只能在這等死。

摒棄了心中的各種紛雜念頭,小團全神貫注,將任務飛船小心翼翼地停靠在一顆小行星旁邊。

說是停靠倒不如說是接近,小行星的體積並不足以產生足夠的重力,其停靠方式其實是透過不斷的微調,讓飛船航行與小行星的運動軌跡相互接洽。

並最終甩出錨,將二者連線成一個整體。

“停靠完畢,你們倆抓緊時間,前面這幾顆小行星停靠比較方便,我們要為後面困難的複雜的著陸地方騰出更多的時間。”

“你們倆只有10分鐘的時間。”

小團話落,兩位戰友對望一眼彼此點頭,穿著宇航服直接出艙。

透過減壓倉,順著飛船與小行星之間的錨線,登陸小行星。

至於任務物品,在小團的操縱下,已經從倉庫中下放,連著線漂浮在虛空中。

兩人速度極快,這裡沒有什麼重力存在,多大的東西抓在手裡都是輕飄飄的,更何況任務物品的體積和重量其實也並不大。

就在兩位戰友抓著任務物品,拉著錨線向前移動的時候。在他們向懷中拉扯的力的作用下,面前體積並不巨大的小行星竟然改變了原本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