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新生代(2 / 3)

小說:地星危機 作者:紅勝

議捕獲海洋中的類魚生物,但最終還是被否決了。面對未知,還是保持敬畏的比較好,萬一海洋中有智慧生命體,至少人類對其保持善意要比作惡帶來的後果好一些。

事實上,人工子宮並不是多麼新穎的科技,早在二十一世紀初期,人類科學家就透過人工子宮技術成功培養出了幾百只老鼠。科技發展至今,其實當初人類文明在地星的時候,為了應對人口銳減的社會現象,政府曾設立了專門的機構,用以繁衍優質人口。

當然,這東西說白了也很簡單,人造子宮是理想科研及繁衍裝置,它透過模擬哺乳動物子宮或者卵生動物卵的條件,使受精卵在人造環境下發育,從而擺脫對母體的需求。

既可以使動物遠緣雜交成為可能,而且可以作為批次生產生物的基地。

而現在,他將培育木衛二人類,培育開拓者、戰士、居民。

得益於並可下充足的二氧化碳含量,人工澱粉的產量始終充足。再加上海水淡化過程中提取出來的無機鹽物質,透過分離和合成,其他微量元素的供應也非常充足。

一個月後,第一批十個人工子宮完美落成。

與此同時,四位女士在這個過程中,也貢獻出了三十個卵細胞。

24位男同胞的精子早就篩選冷凍,接下來的操作就很簡單了,人工授精,然後接入人工子宮中培養。並在此過程中,篩選發育畸形或者太過弱小的個體剔除,然後重新接入新的受精卵,再次培養。

當然,新的人工子宮的製作依舊在進行中。

事實上,人造子宮的現實意義最早是應用於流產早產不孕不育的。後來科學家提議,懷孕脫離女人其實是人類社會自有婚姻以來最大的變革:男女從此在生理上平等,婚姻將與性別無關!

人口素質越高,生育越少的逆向淘汰也得以遏止!

同時也為社會公養幼兒的體制提供便利條件。當然,現在的歐羅巴並不需要考慮這些,以歐羅巴的條件,不用經過其他的發展階段,這些孩子出生的時候,就是人類進入幼兒社會公養的一天。

“帕克,我們不得不考慮一個現實的問題。”餘躍找到帕克,眉頭微皺。

“什麼問題?”

最近基地的發展一切順利,只是硬體設施的建造有些麻煩,暫時沒有發現可提供金屬等資源的礦產,只靠海水淡化生產,效率實在太低,帕克領導的隊伍正在攻克這個難題,就見餘躍找來,開門見山。

“你有沒有想過,這些孩童出生之後的撫養問題。”

“要知道,將他們撫養長大,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就算知識晶片完美落地,也得等他們六歲之後才能接入,而在這之前,我們其實無法抽出足夠的人手來照顧他們的成長。”

“數量少的時候其實還行,一旦人數多了···那將是一個災難!”

帕克愣神,將餘躍的提議在腦海中迅速過了一遍,一想到幾十個孩子一下降臨,整個基地一片咿咿呀呀的場景,頓覺遍體生寒。

別說擴大生育水平,就現在十個人工子宮的嬰兒產量,也是極為恐怖的。人工子宮又不用備孕也不用坐月子,280天一胎的產量,不出三年基地嬰兒的數量將超過成人!

那時候,別說基地的建設和發展了,就算全員照顧新生兒,都不見得能忙得過來。

“那怎麼辦?”

都是搞科研的理工男,解決問題的辦法首先想到的自然是科學手段。

“我建議先搞一批保姆機器人出來,代替人工照顧嬰兒。”

“保姆機器人不帶情緒,設定好引數其實比人類更適合照顧孩子,更能提供無微不至的關懷。”

“講故事,做遊戲,哄睡覺,夜間守護···都比人類要強。”

餘躍的提議很快得到所有人的支援,暫停人工子宮的建設,主要精力投入保姆型機器人的研發中。

好在團隊有人工智慧程式設計的專家,三個月以後,經歷無數失敗之後,第一個保姆機器人誕生!

與此同時,專門為六歲之前兒童打造的新艙室也建造完畢!將用於嬰幼兒的成長以及學前教育和人格塑造的培養。

有了第一臺保姆機器人的製造經驗,接下來製作保姆機器人的速度明顯提升,雖然無法工廠化生產,只能靠手工打造和3d列印,但眾人依舊趕在是個嬰兒降臨之前,造出了十臺保姆型機器人。

他們不光會檢測嬰幼兒的生命特徵,即時補充水分或者食物或者發現疾病,還能代替母親給予嬰兒關愛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