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竟然是,他那位從小就活潑伶俐的遠房表妹!
是他小姑父嫡親的侄女兒。
說起來,二人最開始相識,還是因為他。
他們一起去京城趕考,因出發的早,幾人相約邊遊學邊趕路,順便拜訪先生推薦的幾位大儒。
這一遊學,便到了青州。
他小姑父一家便在那裡。
按照行客拜坐客的禮節,林如海備了禮物,上門拜見。
小姑父得知他是上京趕考,遊學路過此地,十分熱情地請了他們幾位學子招待。
小姑娘不知此事,剛從外家探親回來,冒冒失失闖了進來,也因此與他幾位好友相見,因而結緣。
後來,他與友人同科考中,只不過他是那屆的探花,他友人名次靠後,中了二甲第八十六名。
回家後,友人家中派人去向他表妹提親。
表妹父母允了。
後來他們成親,他還親去祝賀。
卻不想,十餘年不見,故人給了他一個驚悚的重逢。
平靜下來後,當初的小姑娘一臉滄桑。
難怪,好友不敢讓他相見。
剛見面時問起,推脫說是回了老家。
原來,是拜福壽膏所賜,整個人,所有的事,都變得面目全非。
她這位遠房表妹,是拼了命來阻止已喪盡天良的夫君,把他拖入地獄的……
林如海這才瞭解了福壽膏的危害。
從表妹的哭訴中,他才知道,他那位曾經的好友,到揚州任同知的第二年,就已被福壽膏腐蝕了意志,與這裡的貪官同流合汙。
這次,得知他與新任巡鹽御史有舊,是特意派他來拉他下水的……
後來,林如海的舊友東窗事發,鋃鐺入獄。
可惜的是,那位良知尚存的表妹,在舊友入獄之前,就上吊自盡了……
從那以後,林如海對福壽膏深惡痛絕。
聖上年前的禁菸令,其中也有他的一份功勞。
現在,一聽這船上有可能又出現了那害人的東西,立時就要下船報官。
最後被黛玉和權景瑤合力勸住了。
黛玉悄聲道:“父親別急,女兒保證他們若真有那些東西,絕對逃不出女兒的手掌心,父親難道忘了,女兒還練有袖裡乾坤功法嗎?”
她胸有成竹地一笑,“放心,保管叫他們那些害人的東西走不出這艘船去。”
權景瑤則看著義憤填膺的林如海,陷入了沉思。
她想起了後世姓林的那位以禁菸而名垂青史的名臣,兩人都對福壽膏深惡痛絕。
兩人都姓林,或許,冥冥中,兩者真有什麼關聯也說不定。
林如海知道黛玉的本事,也知道她人雖在這裡,但旁邊船艙里人的一舉一動都逃不脫她的耳目。
黛玉以暫不打草驚蛇,看能否引蛇出洞,引出隔壁這些人身後的人為由,並以每日向他彙報他們的新動向為條件,成功安撫住了林如海的情緒。
這會兒,隔壁除了那錦衣人出去向錢掌櫃打聽他們的底細外,其餘人都再無動靜。
林如海便又拿著千字文和百家姓開始給小宇軒啟蒙。
黛玉和權景瑤不放心他們父子倆獨自待在船艙裡,便也在這裡作陪。
權景瑤在床上打坐練太極內功心法。
黛玉卻神識投入了玉葫蘆。
看父親給小宇軒上課,她想起在玉葫蘆裡孤孤單單的小文傑了,便也進來陪他。
小文傑正在玩早先黛玉給他買的九連環。
沒錯,早先那一筐各式各樣的玩具,說是給小宇軒買的,不如說是買給小文傑解悶的。
黛玉進來時,他正皺著小眉頭,拆解得全神貫注,連姐姐進來都沒察覺到。
黛玉便沒有打攪他,靜靜地坐在那裡陪著。
越陪,越憐惜。
弟弟出事時,她那時才六歲。
很多事情她也不記得了,只記得小傢伙生前很黏她。
醒來大半時間都耗在她那裡。
後來,父親請了先生給她上課,沒有那麼多時間陪他了。
剛開始那幾天,她下課回去,總看到他紅著眼睛,可憐巴巴地等在她屋子裡,飯也不好好吃。
後來她答應每日中飯和晚飯,都陪他用,才好些。
但沒過多久,小傢伙就出事了……
黛玉神思悠悠,一邊看著一個人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