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瞧見沒有,這是太子給的賞銀,整整一百兩。”趙輝對著工匠們大聲咆哮,“我只給你們一個月時間,要把火繩槍做出來,功勞最大的,賞銀五十兩!”
工匠們呼吸都粗重了,一兩銀子可以讓全家人一個月吃飽飯,還能有魚肉,甚至省一省還能給老婆扯一件新衣服。五十兩,可以讓全家過上四五年好日子。
“駙馬爺,您就儘管吩咐下來吧,”一個扶著屁股的工匠勉強直起身來,上半身直挺挺的倒在地上,好不容易用雙手撐住,猶自還在表著忠心。
趙輝定睛一看,“是你?”
就是那個昨天因為裝藥太少被他打了屁股的工匠。
“你叫什麼?”
那工匠道自己叫郭祥。
郭祥捂著屁股又大聲道:“駙馬爺您就放下話來,要我們怎麼做,不管是什麼火神還是水神,咱們按您吩咐做就是了。”
趙輝差點絕倒。
好不容易給工匠們科普了一下,什麼叫火繩槍。
趙輝認為,早期的火繩槍與火門槍之間並沒有嚴格的技術壁壘,難點就只是在於那根可以緩慢燃燒的火繩,一個月時間,一百個人,發明一根火繩,難度應該不大。
有了火繩,就可以大大降低火銃手的操作難度,使得火銃真正可以用來瞄準。
這對於目前打到哪兒純粹看天意的明軍火銃來說,那簡直就是劃時代的飛躍了。
工匠們摩拳擦掌,轉頭就紛紛去攻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