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
作為劉備集團的內政總負責人,劉平每天的工作可以說是多到飛起。哪怕現在有荀悅、糜竺等人的幫助,他的班房也是整個劉備集團最為繁忙的。
眼下他多少有些像以後的諸葛亮,事無大小,事必躬親。
這種行政模式肯定是不對,效率如何且不說,但就一個人做決策,就很容易出現問題。
不過眼下倒也沒什麼太好的辦法,除了荀悅之外,剩下的人很難在決策上給他什麼幫助。
“今年雪量比往年要少很多,估計來年的糧食產量會有大幅度的下降,吾等應該早做準備才是。”
劉平抬頭看向荀悅,後者搖了搖手裡的卷宗道:“不光是長安,目前得到的訊息,整個北方地區的雪量都比往年要少。”
雪量少,意味著乾燥。
“啟動應急預案。”劉平揉了揉眉頭:“另外派人下去巡視一番,尤其是各地的平糧倉,一旦發現哪裡的平糧倉有問題,主事之人斬立決,地方官員三年不得升遷,相關人等罰俸一年。”
“對了,先把命令發下去,巡視的人等兩個月再出發。”劉平又補充了一句。
荀悅點點頭道:“還有就是,如果明年真的糧食減產的話,咱們還要對西域動武嗎?吾等現在的糧食儲備倒是足夠。但是一旦北方減產,肯定會有大量饑民湧入....到時候處理不好,可會釀成大禍。”
“各地設立流民處,開棚施粥。”劉平快速回道:“如果不想再回去的,就勸他們去涼州,咱們給地給糧給住房。”
“成本有些高,財政應該支援不住。”荀悅回道。
劉平看了一眼糜竺,後者拿出一個卷宗看了一眼之後道:“不超過十萬戶,六十萬口都能安置,上浮極限是兩成。”
荀悅低頭算了一下,按照劉平的安置標準,他完全可以安置出來二十萬戶,那可是一個大郡的人口啊。
“這件事交給某去辦。”荀悅拱手說道。
糜竺這個時候則開口道:“不過,這樣一來咱們剩餘的錢,就壓著紅線了。如果再有什麼意外,咱們就會沒錢處理。”
“長安至漢中線已經開通,按照吾等的估計,稅收至少會上浮兩成。這一部分錢,用來填補安置災民的費用。”劉平又道:“再有,咱們只是做預案,到時候還真不一定能花這麼多錢。”
“說的也是。”糜竺點點頭。
“明公,這邊也有事情需要您定奪。”杜畿也拿著一個卷宗冒出來:“是關於長安坊市的。”
“說!”
“按照您的意思,長安城的坊市已經完成了初步的排查,所有商戶都已經登記造冊。只不過取消宵禁這個,在主公那邊沒有透過。”
杜畿快速說道,說完又補了一句:“以屬下看來,取消宵禁的確是有些不妥。”
劉平看著杜畿,笑了一下道:“說說看你的想法。”
“《周禮》有言,掌夜時,以星分夜,以詔夜士夜禁。”杜畿既然敢說,自然就有所準備:“夜禁之設,所以彌盜也!且入夜之後,百姓難以視物,坊市也極少有人出入。這樣做並不會增加什麼交易量,反而會引發不必要的麻煩。”
劉平點點頭。
宵禁這個東西,大概是唐中晚期,商品經濟繁榮到一定程度之後才逐漸廢除的。當然也不是完全廢除,像是一些軍事重鎮,皇城,或者戰時,宵禁還是會執行的。
“你說的倒也不錯。”
劉平誇了一句,然後道:“宵禁這個事兒先不說,徵收商稅的事情說了嗎?”
在長安徵收商稅和在涼州不一樣。
準確的說,劉備集團目前只在涼州徵收商稅了,至於漢中和長安則維持原本的徵收模式,也就是所謂的算緡。
但這玩意對朝廷對商人都沒有什麼好處。
朝廷徵收的麻煩,商人被徵的也痛苦。
“倒是宣講了,但是效果不大。”杜畿如實回道。
“無妨,新的政策肯定是需要一定的時間讓百姓接受的嘛。”劉平笑著對杜畿說道:“事情咱們肯定是要做的,但要注意方式方法,一點點來。你可以告訴這些商戶,頭三年的稅收,會專款專用,為長安城的坊市提供基礎設定建設,給大家營造一個良好的營商環境。”
杜畿表示自己聽不懂。
還是跟了劉平一段時間的糜竺明白了他的意思,小聲給杜畿解釋了一下。
“這....明公有所不知,商人逐利,這種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