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一個.....”高誘說到了這裡頓了頓:“某覺得....你應該不會信口胡說的。”
劉平這一下明白了。
提高畝產這個課題,高誘他們肯定是研究過的,並且覺得具有可行性。但是呢,又不是那麼的確信,所以他才會來自己這裡摸一摸底。
主要有兩個目的。
一是看看劉平願不願意給他們保駕護航,畢竟這玩意做不出來成果,肯定是要有人出來背鍋的;二是看看劉平當日所說的到底是胡話,還是真的有辦法。
“這件事....還真有搞頭。”劉平笑了起來。
“所以.....”
劉平站起來,沉思了一下,然後道:“某可以在長安給你們劃出來一百畝地,用作試驗田。同時針對這個專案,某會單獨給你們批一部分資金和人手。”
“不過,你們得先告訴某,你們現在的思路是什麼?”
高誘聞言點點頭,道:“好!”
......
高誘和宋瑜兩個人的想法,其實很簡單。
他們認為,想要在涼州提高糧食畝產,首先要解決的是耕作方式。
因為涼州胡人居多的緣故,整個涼州的耕作模式是非常粗獷的。再加上地力不足,所以糧食的畝產不高,也就是正常的了。
宋瑜的意見是,可以將中原先進的生產耕作模式,根據涼州的情況進行一定的調整,然後教給涼州的百姓。
其次,就是耕作的用具問題。
劉平一直想在涼州,甚至是整個大漢徹底實現鐵犁牛耕。之所以一直想要完成這件事,是因為如今的大漢鐵犁牛耕的普及率並不是很高。如果單從歷史來看,鐵犁牛耕在春秋戰國時期也就出現了。
春秋戰國之所以戰亂不休,原因很多。但是最底層的邏輯,其實是生產力和生產關係的變革。而鐵犁牛耕正是促使這種變革發生的根本。
說直白一點,鐵犁牛耕的出現才是東周滅亡的根本原因。
鐵犁牛耕的出現,一定程度上解放了生產力,打破了兩週賴以維持統治的井田制,代之的是在國內延續了兩千多年的小農經濟。
小農經濟在後世人來看是極為脆弱的,但是在此時的大漢來看,絕對是最先進的生產關係形式。
高誘和宋瑜雖然不懂這個原理,但是他們知道表象,只要能夠在涼州完全實現鐵犁牛耕,那麼糧食的總產量也是會提升的。又或者說,同樣的勞動人口可以擁有更高的產能。
從這一點來看,高誘和宋瑜兩個人也不是盲目的非要跟畝產較勁。
他們顯然是想在畝產和總產量上同時提高。
最後,也是最關鍵的一點。
宋瑜和高誘兩個人經過一段時間的調研發現,同樣一個地方,土地肥力差不多的情況下,有的畝產就高一些,有的畝產就低一些。他們深入分析了之後發現,造成這種差異的是糧種的不同。
由此,他們兩個人得出了一個大膽的結論,那就是同一種糧食,有的畝產就高一些,有的畝產就低一些。
那麼是不是可以找到那個畝產更高的糧種呢?
劉平真想給他們鼓掌。
不過前兩個還好解決,最後一個培育優質糧種這個,劉平並不看好。
哪怕他們說要手搓一個蒸汽機,劉平都覺得這事兒可以操作一下。但是現在要玩糧種培育?科技樹不是這麼攀的啊!
劉平再一次恨自己不是一個理科生,畢竟理科生高中生物學的也挺好的,還能給他們出出主意。
“想法是挺好的。”劉平首先給予了高誘高度的肯定:“並且也是一件利國利民的大事兒。不誇張的說,功在當代,利在千秋!”
他這話真的不是隨口說說的,而是真的這麼認為。
事實上,沒人比劉平更明白這個時代糧食的重要性。他之前在武都、後來整個涼州,實行了一系列的施政方略。
但真要說起來,並沒有太多的成效。
沒錯,是真的沒有太多的成效。
劉備集團如今看似繁花似錦,烈火烹油,但其實極為懸浮。因為劉備軍如今的繁榮,是靠商業堆起來的。
但是真正能夠決定一個勢力甚至一個國家興衰的第一、第二產業涼州發展的也就那樣。
不然的話,劉平的錢莊計劃也不至於直接閹割。目前也就是衙門和大商人在用,一般的普通百姓根本不會到錢莊去辦業務。
當然那時候劉平還是年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