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
比方說南朝宋南陽郡公魯宗之的兒子乳名叫“象齒”;晉黃門郎王彭之乳名“虎豚”;晉朝建威將軍桓嗣乳名“豹奴”;王安石乳名“獾郎”。寫到這,再補充幾個“我不是人”系名單:司馬相如乳名“犬子”;北魏太武帝拓跋燾乳名“佛狸”;北魏武都王文弘乳名“鼠”。
當然也有比較搞笑的,比方說唐高宗李治的乳名是稚奴,也就是小野雞的意思.....
奴是一種愛稱。
張飛給劉珏取名叫豹奴,顯然是希望劉珏能夠像小豹子一樣強壯。
....
入冬了,劉平敦促著給西域的劉備軍送冬衣。當然了,這個天氣劉備肯定也不會再繼續動兵,而是在疏勒安穩了下來。
疏勒跟于闐不一樣。
于闐在尉遲大仁的帶領下,投降的很是徹底,所以劉備軍很快就接手了于闐國,而且還是一個沒有受到什麼影響的于闐國。
劉備也不是什麼刻薄寡恩之人,于闐國撤銷了國名,改成了于闐郡,第一任郡守就是尉遲大仁。並且劉備還許諾,只要尉遲大仁永遠忠於漢室,那麼他這輩子都能做于闐郡郡守。
但是,尉遲大仁這個人像是打通了任督二脈一樣,死活不願意當什麼于闐郡郡守,一把鼻涕一把淚的要求加入劉備軍中,跟隨劉備征討西域。
劉備見他言辭懇切,便答應了下來,讓他帶著兩千多於闐兵併入了征討軍中。
至於于闐郡郡守,在賈詡的建議下,劉備把李相如給喊了過來。
李參這個人的智謀手段也就稍弱於賈詡而已,有他坐鎮于闐郡,那不管是劉備還是遠在長安的劉平都很是放心。
而為了補償李參,劉備又給李參請了一個關內侯。
如今的洛陽小朝廷就跟劉備的後花園一樣,一個關內侯很輕易就能求到。
“今年的冬衣量很足,全軍都能換裝。”荀悅翻看著庫房記錄笑著說道:“恐怕全天下也就咱們如此富庶了。”
劉平笑了笑道:“等西域打下來,冬衣會更足的。”
“哦?西域雖然還算富庶,但終歸比不得我大漢物產富饒,明公為何如此說呢?”荀悅有些好奇了。
劉平沒有說話,這事兒他不打算告訴荀悅。
劉平讓劉備打西域為了什麼呢?就為了打通前往歐羅巴的通道和西域這一塊飛地嗎?並非如此。
劉平要的是西域的香料和棉花!
後者更為重要。
按照歷史軌跡,棉花要一直到唐朝才會從中亞傳入中國。而且因為棉花的生長特性,導致一直沒辦法普及開來。某種意義上來說,棉花在一開始算是一種珍貴的農作物。
甚至有一段時間棉花被當做一種觀賞植物在種植。
劉平來自歷史下游,也不想去糾結自己所在的這世界是不是原來那個世界。但是有一點他是清楚的,那就是棉花很重要!
而且作為一個現代人,劉平對戰爭的理解更加的功利主義。
打仗只是手段,目的永遠是為了掠奪利益。
不管是經濟利益還是政治利益。
荀悅見劉平不說,心裡雖然好奇但也沒有追問,他是一個很有分寸感的人,知道什麼事情是他該過問的,什麼事情是他不該過問的。
而且荀悅現在的心態也有些改變了。
一開始她來的時候,倒是沒想太多。荀家總是要四處下注的,他來劉備這裡倒也沒什麼,好好做自己的事情就行了 。
這些日子接觸下來,尤其是對劉備勢力的實力有了足夠的認識之後,他已經明白了,這個天下最終還是要姓劉的。
無他,劉備軍太富有了!
這些年劉備軍藉著糜家的力,還有貨棧的影響力,以及科學司一些小發明小創造,成為了整個天下最為賺錢的勢力。
套用一句話來說,那就是劉備勢力對其他所有勢力,都是貿易順差。
賺來的錢,都被劉平買了各種戰備物資,從糧食紡織到馬匹礦產,只要能買到的,劉平都給買了。
按照荀悅的計算,劉備軍如今儲備的軍糧,足夠十幾萬大軍吃十年的....
這還只是軍糧,如果算上平糧倉內的糧食。哪怕是大漢絕收,劉備軍勢力範圍也能保證所有人兩年的口糧。
幾乎可以這麼說,這麼些年整個大漢所有市面上的糧食,都以各種各樣的方式流入到了劉備軍這裡。
也正因此,劉平雖然一直“搶劫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