焉時代就建制的精銳老卒已經被帶去荊州了。留守的,八成都是入伍不滿一年的新兵蛋子。
當然了,想要輕易打下劍閣縣,也不太可能,吳班不是庸才,手下有八千人的情況下,在劍閣守兩三月還是沒問題的。
“等明日一早,吾等便離開劍閣縣吧?”王商提議道。
秦宓聞言想了一下,然後道:“也好,劉備軍肯定不會只滿足於攻打劍閣,某得回綿竹,把家中安頓一下。”
“乾脆遷來成都如何?”王商好心的說道:“劉備軍估計打下綿竹,也就是強弩之末了。而且成都那邊肯定也會反應過來,吳將軍退守梓潼,定然能夠擋住劉備軍的兵峰。”
“為何如此?”秦宓有些好奇的問道。
“子敕你有所不知。”王商笑著說道:“如今劉備軍的重心都在西域,來攻打我益州的不過一支偏師而,後勁不足的。”
一支偏師而已,你就已經做好了退守梓潼的準備了,不知道高興什麼啊?!
秦宓有心想要吐槽,但是聖人弟子的素質阻止了他這麼做,同時他對劉備有些好奇了:“聽說他們已經攻打下來兩個番邦了?”
“嗯,前月探子來報,如今劉備軍已經打進龜茲國了。只要龜茲國被拿下來,那剩下的西域諸國,泰半都會望風而降的。”
秦宓聽到他這麼說,有一些心馳神往了。要知道巴蜀之地既有羌族又有南蠻,不管是劉焉時代還是現在的劉璋時代,這些外族都處理的不怎麼好。尤其是南蠻,幾乎是一片糜爛,聽說比涿郡甜水巷李寡婦的....還要糜爛。
呸,李寡婦是誰?
“話說回來,如果劍閣守不住,綿竹就直接放棄?”秦宓忽然意識到了一點,問道。
王商搖了搖頭:“具體的某也不清楚,不過大機率是會放棄的。益州如今...戰兵不夠,沒必要在綿竹跟劉備軍死磕。”
秦宓明白了,劍閣是為了打疼劉備軍,好讓他們不敢輕易攻打梓潼。
但是他還是覺得有些不舒服,畢竟綿竹是他的家鄉啊,而且綿竹跟劍閣有什麼區別呢?綿竹也有個綿竹關啊,雖然沒有劍閣險峻,但是綿竹關地形狹窄,不利於陣型展開,在秦宓看來綿竹比劍閣更好防守。
兩人說話的時候,成都也有人在聊天。
不過跟他們不一樣的是,成都聊天的這幾個人,就高興的多了。
上月,收入230,其中打賞佔了50,感謝各位小夥伴了。
這本書對戰爭的描寫會很少,接下來就會把董卓死亡一直到現在為止的所有的伏筆、謀略收網,然後進入第三部分,天府之國。麼麼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