窯等地的青瓷製作工藝相當高超,產品造型豐富,有罐、壺、碗、盤等多種器型。
劉備這邊也能生產瓷器,但是跟越窯這邊比不了。不管是產量還是質量。接下來五年,肯定是要解決這兩個問題的,任務嘛自然是要交給工部的。
造船業沒什麼好說的,剛起步。水師的任務還沒完成呢。
當然這些都只是大體的規劃,具體的方案,還要等到各部門開會討論之後才能定下來。
寫寫畫畫把大概的東西定下來,已經是晚上了,劉平伸了一個懶腰,準備下班。
這個時候馬良走到了門口,敲了敲門。
“季常,有什麼事嗎?”劉平示意馬良先進來,同時開口問了一句。
馬良點點頭,道:“是有個事兒要彙報給您。”
“說吧,什麼事兒?最近不是都在忙秋收嗎?秋收出問題了?今年好像沒有什麼天災吧?”劉平有些納悶。
馬良連忙搖頭,道:“不是秋收的事兒。是這樣的,袁紹、曹操、袁術三家結盟了。”
“什麼?三家結盟?”劉平有些意外。
馬良繼續說道:“是的,根據酌君酒樓傳來的訊息。在袁紹的倡議下,三家結盟,以袁紹為盟主。”
“等會兒,那他們結盟的名義是什麼?”劉平打斷了馬良的話。
“唔....興復漢室。”馬良一臉怪異的說道。
“啊...這個...挺好的,應該的,都是大漢子民嘛...”劉平也不知道該說什麼好。
“既然他們三家結盟了,那他們的目標就只有...江南咯?”劉平臉上露出笑容。
“應該是如此。”馬良點點頭:“荊州牧和揚州牧,已經在商量共同守備長江的事兒了。”
“北人不擅長操船弄舟,依託長江天塹,倒是有機會攔住這三家的聯軍。”劉平評價了一句。
僅靠劉表肯定不行,但是加上孫堅率領的船新版本的東吳,那就有很大的機會了。當然了,現在還沒有東吳這個說法。
“吾等該如何應對?”馬良問了一句。
劉平搖搖頭:“沒什麼好應對的,還是內部發展為主。”
他的回答,讓馬良有些失望,不過他並沒有表現出來,而是拱手應下。
“不過,幹看著也不合適。”劉平沉吟了一下,道:“都督府那邊肯定也收到訊息了,這樣你去問一問左都督,是不是有什麼安排。如果沒有的話,可以邀請他來丞相班房,或者某去一趟也可以。”
“若是他已經有了計劃,那就回來告知與我。”
“喏!”馬良應下來,隨後便匆匆離去。
大概一個多鐘頭的樣子,馬良回來。
“丞相,左都督那邊的意思是,讓江州水師待命,隨時順流而下支援荊州。這是大王那邊下達的命令。”
劉平對此倒是不覺得意外。
劉琦都被送到成都了,劉表又是那個態度。如今這個情況,以劉備的性格,肯定是要去幫幫場子的。
不過劉備沒有上頭,只是讓江州水師待命。恐怕還存著練兵的心思在裡面。
畢竟孫堅和劉表麾下,多的都是水師大將,讓自己人去幫幫場子,還能順帶學習一下先進的水戰技戰術,練練兵,是個好事兒。
“那就行,這事兒就不用操心了。知會一聲工部、戶部和兵部做好後勤工作就行。最好能派一個觀察團過去。”
“觀察團?”馬良有些迷茫。
劉平解釋了一下:“比較複雜,但是咱們這邊可以簡單點,就一個目的,看一下他們幾家的軍事情況具體如何。比方說士兵戰力、軍備、技戰術水平等等。”
馬良大概聽明白了,問道:“那這個觀察團,派誰去?”
“讓都督府拿個名單出來,咱們班房這邊,你、仲達、孔明你們三個去。”
“喏!”馬良心中一喜。
“哦對了,你一會兒把這事兒跟他們兩個人都說一下。不過眼下他們應該打不起來,最快也得明年秋收了。”
“知道的。”馬良倒也明白,今年是打不起來的。
北邊三家剛剛結盟,內部磨合最少也得一年。南邊反倒簡單一些,畢竟只是防守,而長江的防線,他們一直都在建設,拿過來就能用。
這種情況下,曹操和袁紹兩個人都不是傻子,自然知道冒然進攻不會有好結果的,最快也得等到明年的秋收之後。
這裡面不得不說一件,那就是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