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應很憤怒,非常的憤怒。
他覺得自己被出賣了,被全世界都出賣了。
“為什麼?!”虞應壓抑著心中的怒火,一臉憤怒的看著司馬防。
司馬防輕輕一笑,道:“這件事,你不是也同意嗎?現在不過是技不如人罷了。”
此時,虞應一行人還在刑部大牢,除了劉平和諸位尚書之外,劉備、關羽和徐榮也都來了。徐榮還帶了三千人馬,入了成都。
當看到徐榮的時候,虞應就知道要遭,但是沒想到事情竟然會急轉直下到這個地步。
劉備平靜的看著虞應,問道:“為什麼?某也想問為什麼。”
虞應張了張嘴,看了一眼司馬防,最後沉默了下去。其中緣由,有的能說,有的不能說,他心裡很是清楚。
就像司馬防說的那樣,怪只怪自己技不如人。
劉平則完全不理解虞應到底是怎麼想的,他也很好奇,為什麼?為什麼要整這麼一出鬧劇來。是的,在劉平看來,這就是一場鬧劇。
眼下的情況,也沒什麼好說的,這事兒也不是劉平能做主,只能看劉備。
三天之後。
虞應因為身體原因,辭去了吏部尚書的職位,回武都老家休養。巧合的是,虞應的父親因為意外,死在了武都。虞夫人表示要為父守喪三年,也搬去了武都。
隨後,工部尚書吳懿,被調去了永昌郡做太守,由宋瑜暫代工部尚書的職位。刑部尚書司馬防被調到了長安,任張飛的長史,刑部尚書則由王累暫代。吏部尚書則交到了張肅手裡。
戶部尚書皇甫嶐因為年邁選擇致仕,本來戶部尚書是打算給荀悅的,但是劉備在思考了一番之後,選擇了由劉元起暫代。
這算是劉備集團有史以來最大的政壇動盪了,經此一事,政務都得混亂小半個月。就在結果出來之後,劉平得知了整件事的前因後果。
跟他說的人,是司馬懿。而讓司馬懿告訴劉平的人,則是司馬防。
其實按照劉平的想法,這些人都該殺,只不過在明白各種緣由之後,又有些理解劉備為什麼心慈手軟了。
事情最早要從皇甫立文設計董川開始了。
“這件事其實是楊家主導的。”司馬懿像是一個無情的複述機器一樣:“據家父所說,楊家覺得您雖然想要針對世家,但是僅憑您自己的能力,是不可能做到的。只要天子還需要治國,那就必須跟世家合作。”
劉平平靜的點點頭。
司馬懿繼續說道:“楊家在研究了您所有的政策以及《德安新書》之後,發現了兩個最有威脅的地方。”
“嗯...應該是三個。”司馬懿猶豫了一下又補充道。
“第一個,就是科舉這件事。”司馬懿說到這裡,忍不住吐槽了一句:“其實他們就是瞎操心,這樣也沒什麼不好的,不是嗎?”
劉平敲了敲桌子:“說事兒。”
“哦。您也知道,之前咱們大漢選官靠的是察舉制,其實說白了,就是世家和地方大族掌握了下層讀書人的上升渠道,現在科舉一開,無疑是讓下層讀書人有了更多的選擇。但其實這個也還好,下層讀書人能上升的前提是,他得能讀上書,學到真東西。”
“不然的話,這所謂的科舉不過是世家大族的玩物罷了。”
說到這裡,司馬懿有些洋洋得意了。
劉平輕輕咳嗽一聲,道:“然後呢?”
司馬懿縮了縮脖子,繼續說道:“然後他們就發現了第二個問題,您在有意培養普通老百姓出身的讀書人,不管是提拔董川這些人還是在各地大興學社。”
司馬懿越說越清楚。
其實就是楊家主導,聯絡了司馬防這些在劉備麾下的世家大族出身的高官。然後提出了一個計劃,那就是陷害董川和跟他一樣的普通百姓出身的官員。
一來可以打擊這個群體,二來也可以影響到整個學社政策的推行。
其實楊家臆想的更好。
“按照楊家的想法,這件事最好的結果就是。您失去漢王的信任,您的新政中斷,漢王重新開始重視世家大族。”
司馬懿說到這,又忍不住說道:“他們就是不明白,這事兒根子就不在您這兒。”
劉平沒有理會司馬懿的吐槽,又問道:“皇甫嶐和虞應是怎麼回事?這兩個人怎麼想的?”
“吏部尚書那某倒是清楚,根子就在虞夫人那裡。”司馬懿點到即止。
劉平瞬間明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