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稅改計劃(1 / 3)

稅收改制,不是那麼簡單的。之前在武都的時候,劉平還想搞一條鞭法呢。結果呢?這玩意不是那麼容易的,最終只是在商稅上做了一些調整。

但是,如今這種生產力水平,稅收的大頭還是田稅、人頭稅。

如今劉備實際控制地區,田稅還是靈帝時期的標準,三十抽一。不過這個稅收肯定是不夠用的,但是劉平也沒有盲目加稅,而是直接照搬靈帝的附加稅。

之前劉宏因為皇宮失火,為了重新修建皇宮,便要求天下田畝,畝加十錢。也就是說,全天下所有的耕地,每畝地都要多交十錢。

當然這裡的‘所有’不包括世家大族、地方豪強的那些土地。

劉平不想讓劉備當惡人,所以這十錢的稅收還是一直在以中央朝廷的名義來收的。現如今,一千多萬畝地,每年也就相當於多了一億多錢。

除了田稅之外,人頭稅之前也說過,十五歲以上,五六十歲以下的成年人,每年人頭稅是一百二十錢;十五歲以下,七歲以上每年徵收而是二十三錢。

而劉備集團今年大概能收到多少稅收呢?

加上商稅以及官營的生意等等,全都加在一起,一共大概有三十億錢左右。這裡是全都摺合成銅錢之後的資料,實際上真正到手的銅錢,頂多佔據三分之一吧。

這個數量多不多呢?

說實話,非常多。恐怕天下沒亂的時候,漢靈帝一年能收到的稅收拉個平均數,差不多也就這麼多了。

但是夠用嗎?

劉平大概算了一筆賬。

如今劉備麾下軍隊數量,長安方面有五萬人,其中還包括了三千重騎兵;西域方向有三萬人;上庸三萬人,成都五萬人。

一共十六萬零三千人。

這十六萬零三千人,是實打實的戰兵。而除了這些戰兵之外,還有配套的輔兵。比方說三千重騎兵,就配了上萬的輔兵。

總兵力在二十萬,這還沒算各地郡兵。當然了,郡兵也不需要中央養著,各地自己的財政來負擔。

就說這二十萬人,拉個平均數,每個士兵每個月的大概三百錢的俸祿和六石糧食。光是俸祿這一項,一年就要大概七億錢,糧食一千四百多萬石。

劉備計程車兵為什麼能打?除了裝備好之外,主要還是待遇高,而且這不是畫餅,是實打實的給。

好男不當兵在劉備這裡是不成立的,現在各地的年輕小夥子,基本上都想當兵吃餉。

當然,這樣的結果就是,劉備勢力的財政壓力極大。

具體的數字肯定沒有這麼誇張,像是軍屯的部分,是不用給士兵發俸祿的,而是跟士兵分錢。基本上是四六分,如果士兵自己有生產工具那就五五分。

但是劉備集團如今想要平穩執行,不出現財政問題的話,那麼每年財政現金流是不能低於十五億錢的。

劉平想要改稅制,想要動世家的蛋糕,歸根結底就是缺錢。

很多人其實不理解,為什麼曹操後來攻打東吳的時候,要詐稱二十萬,而不是真的派二十萬部隊。那是他不想嗎?他是做不到啊。

就現在劉備軍計程車兵俸祿減半,劉平也不會說能夠養的起四十萬大軍。

所以還是要發展,發展才是硬道理。

“在商量稅改之前,我先跟你們明確一個概念。”劉平對下面排排坐的班房年輕人們朗聲說道:“稅收,取之於民用之於民,這種話我就不多闡述了,我想說的是另外一個概念。”

“那就是這筆錢要怎麼用,為什麼要這麼用。”

劉平清了清嗓子繼續說道:“其實就是一個概念,社會資源的分配問題。分配又分為兩個階段,一個初次分配,一個是再分配。”

“那麼什麼叫初次分配呢?也就是咱們這些百姓直接與生產要素產生聯絡的分配。它是在物質生產領域內進行的分配。”

說到這裡,他看向了舉手的荀彧:“文若,你說。”

“什麼叫物質生產領域?”

劉平笑了笑道:“你去成都大街上看看,那些做工的匠人,種地的百姓,都屬於物質生產領域。”

“那怎麼分配呢?”荀彧又問道。

“這個問題很關鍵了。”劉平笑了笑道:“依據各生產要素在生產過程中的貢獻大小進行分配。生產要素包括勞動、資本、土地、技術、管理等。”

下面的人一臉懵,劉平也不在意,解釋道:“舉個例子,荀家在潁川有一百畝地,他們招募了幾個佃農,然後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