態度很端正。
劉平見狀笑了笑,開口將自己的想法告訴了他們。
對於官制,劉平其實在益州還沒打下來的時候就有所考量了。在綜合考慮了當下的現實情況之後,他對日後大漢的官制有自己的一套思路。
核心思想是軍政分離加限制皇權。
當然,這個核心思想就不用跟劉備他們說了。
中央官制這部分,劉平計劃採用閹割版的三省六部制,只保留六部制。三省就不要了,本來三省就是為了弱化相權強化皇權的。
之前考慮用內閣制,最近經過通盤的考慮也給取消了。以目前以及之後至少上千年的生產力水平來說,內閣制大機率是明朝那種內閣,本質上還是為了強化皇權的。
倒不如保留丞相制度,相權可以跟皇權博弈。
當然只是大框架上是六部制,並不是真正的吏戶禮兵刑工這六部。六在這裡只是一個約數。
傳統意義上的六部裡,去掉了兵部,但是加了一個後勤部。但是未單獨設立一個軍部,軍部獨立於文官體系之外。
除了這七部之外,劉平還額外設立了科技部。
也就是說,目前部級衙門,一共有八個。
部級衙門主官是尚書,兩個佐貳官,是侍郎。除此之外還有不定額的員外郎。以禮部為例,主官是禮部尚書,佐貳官是禮部侍郎,再之後負責具體事項的是禮部員外郎。
當然再往下還有書吏、書佐等。
同時,劉平也給了陳群一點穿越中震撼,拿來了九品正中制。當然了,這個只是為了給官員劃分職級,跟陳群那個靠世家、才學、品德劃分人才等級的九品正中還是有區別的。
九品十八級的職級。
六部尚書為從二品,侍郎為從三品,員外郎從五品。
從二品的待遇,等同於如今的兩千石高官。
丞相是正二品,軍部一把手,也是正二品。
從一品是之前三公、大將軍這種。但是劉平計劃這些就是一些榮譽職位,官員致仕或者因公殉職酌情追封,算是哀榮。
正一品,劉平引入了大學士的概念。其實從這裡就可以看出來,劉平還是想為以後內閣制埋下一些種子。
地方上則在之前郡縣制的基礎上,引入行省制。一省主官也是正三品,一郡主官正五品,一縣主官根據縣城惡沒正八到正七品不等。
當然這就是大概其的一些框架,裡面還有很多具體的計劃,劉平自然沒有詳細訴說,但是卻也都做了出來。
整體上來說,就是有丞相制度、行省制度的明朝官職改版。但是待遇卻還是根據大漢的情況來的,不會讓大漢的官員跟大明、大清的官員那樣,薪水還不夠維持衙門的日常運轉的,只能靠貪汙。
“好像有些複雜啊。”張飛撓了撓頭,道:“這一下子這麼改,不就亂套了嗎?”
“慢慢改。”劉備看了一眼張飛,隨後對劉平說道:“具體的方略做好了嗎?”
劉平點點頭:“差不多了,現在文若正帶著人在做。”
“具體各部尚書都有誰?軍部呢?”劉備又問道。
劉平搖搖頭:“各部尚書、侍郎都是高官,自然需要大王來定,我們商量一下就行。至於軍部,大王自行決斷即可。”
劉備沉吟了一下道:‘這樣,各部尚書你拿個方案出來,某選一下。然後軍部......’
他看向了關羽。
二爺見劉備看過來,連忙道:“大王....如今西域剛穩,某還要在涼州....”
劉備擺擺手:“除卻雲長,孤實在沒有合適的人選了啊。”
劉平這個時候開口說道:“西域和涼州那邊,二哥倒是不用擔心。”
“你看雲長,有德安作保,涼州和西域你就放心吧。”劉備撫掌笑著說道:“那就讓雲長做這軍部尚書。”
劉平擺擺手道:“軍部就不要叫尚書了吧,叫軍部指揮使怎麼樣?佐貳官就是副指揮使,再往下是指揮同知。日後我軍作戰,將領都要從軍部出。”
“那意思是如今咱們這些一起打天下的兄弟,都得是指揮同知?”張飛好奇的問了一句。
劉平搖搖頭:“校尉及以下還是跟之前一樣,再往上便要來軍部述職,授官指揮同知。”
“那某便明白了。”張飛點點頭。
畢竟眼下大家已經習慣了原本的軍事編制和作戰單位規模,如果因為官制改革,冒然去動軍事編制,在眼下這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