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道。
高誘指了指宋瑜,道:“義瑾給做了改進,現在的曲轅犁,比之前還要省力。”
宋瑜聞言連忙擺手,道:“司正謬讚了。其實改進曲轅犁這件事,都是田大哥做的。”
“某就是動動手,法子還是你想的。”田行也不邀功。
“有多省力?”劉平更關心這個實在的問題。
高誘看了一眼宋瑜,讓他開口說話。顯然是想讓宋瑜在劉平跟前表現一番。
宋瑜有些緊張的回道:“大概比之前要省力兩成左右。不過這是田大哥的手藝,如果批次生產的話,可能達不到這個標準,但是至少省力一成是有的。”
“已經不錯了。”劉平很是滿意。
這種技術上的革新,哪怕只是一點點,放大到整個天下,那也是一個巨大的提升了。
“但這不是最重要的!”高誘又說道:“義瑾,你最近跟田行不是做了一個新東西嗎?抬出來給德安開開眼。”
劉平興趣更大了,他壓根就沒想到,竟然還有這樣的驚喜。
不一會兒,田行和宋瑜兩個人從裡間裡,抬出來一個矮腳的桌案,桌案上面有一個被黑布遮住的東西。
“這是?”
宋瑜笑了笑:“瑜跟田大哥一起琢磨的。”
說完,他將黑布掀開,露出了那東西的面貌。
“嗯...這就是個小樣。真正做出來的話,會放大,大概有十米左右的高度。”宋瑜介紹道:“功曹請看。”
劉平看了過去。
“這東西可以方便我們將物品或者人,送到高處。下部裝有輪子,哪裡需要推到哪裡即可。”
沒等宋瑜介紹完,劉平就瞧明白了。
這東西就是一個底座,加一個架子。架子最上面是一個滑輪組合,下面則有一個平臺。平臺上可以站著人或者放貨物,只需從另一邊拉動繩子,就可以升到高處。
極為省力。
“前段時間,咱們修補城牆。義瑾覺得讓人把材料什麼的搬到城牆上太麻煩了,而且效率不高。回來之後就琢磨了這麼一個東西,某覺得挺好的。就讓文遠動手做了一個小樣,你看怎麼樣?”
“義瑾做過測算,按照她的說法,以後再有這種需要往高處運料的工作,同樣的工作量,原本需要十個人的,現在兩三個人就夠了。”
劉平點點頭,然後問道:“承重你計算了嗎?到時候用麻繩的話,麻繩的承重必須計算清楚,太重了就容易出事兒,而且這東西磨損也厲害。”
“不過,想法還是挺好的,但還需要改進。”
“不知道功曹有什麼建議?”宋瑜連忙問道。
劉平想了想對田行道:“文遠啊,還記得你的手搖扇子嗎?”
田行聞言點點頭,怎麼能不記得?那可是他的得意之作之一啊。
“加上那個東西,會更好。”
“嗯?”田行愣了一下,隨即道:“拉起貨物的時候,滑輪轉動....再加上巨大的扇葉...好傢伙,豈不是一邊幹活,一邊給自己扇扇子?果然好主意。”
劉平看了一眼田行,然後道:“你以後有什麼小發明小創造的就自娛自樂吧?真正研究的時候,你跟人義瑾好好商量商量,別自己動腦子,多累。”
“啊?”田行不理解。
一旁的宋瑜則皺起了眉頭,在思索著。
劉平一臉期待的看著宋瑜。
半晌他才一臉恍然大悟的模樣,然後顧不得劉平等人還在,著急忙慌的拿著一根筆,就在桌子上面寫寫畫畫起來。
劉平等人上前,想看看他在畫什麼。
看到一半的時候,劉平就知道宋瑜明白自己的意思了。
其實很簡單,就是在下面再弄一個滑輪組合,這樣更加省力。當然了,承重的事兒還是沒有解決,這樣頂多算是提高了效率。
但這事兒劉平知道急不得。眼下想要攀科技樹,攀的都得是這種小技術、小創造。想要實現跨越式的發展,那不現實。
能源、材料學、化學、物理等等自然科學全都要往前推進,才有可能出現技術的跨越式發展,爆炸式增長。
但是想要自然科學進步,那就得有足夠的人去做研究。人類歷史的發展靠的永遠是大多數。劉平從來不否認這個世界有天才、英雄、偉人。
但他更加堅信,普通人才是人類歷史的創造者。
如何讓更多的人投身到自然科學的發展中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