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摺子。
他看著就睡著了,以至於他被皇阿瑪臭罵了一頓。
不僅是他,不少人都被罵了。
自此,看到太子來找他,他就覺得可怕。
在十四去攻打倭人國後,他主動提出打高句驪的事情。
太子怎會讓他如意?
他就站出來,說:“我大清乃禮儀之邦,自是要師出有名。”
老大被太子這話堵得臉紅脖子粗,於是連忙召集人,找高句驪的毛病。
次日,老大上朝,上奏皇上,道:“高句驪狼子野心曾在隋唐兩朝時期,不遵從詔令,不斷擴張,阻塞朝鮮半島其他政權入貢天國上朝。”
“此子所圖甚大,絕不能放任其成長。”
太子:??????
人言否,人家唐朝早就統一了整個高句驪了,還建立了唐朝安東都護府。
,!
眾大臣:?????
“皇阿瑪,高句驪雖說早已臣服,但曾拒絕廢除前朝年號,並依舊保持宗藩關係。”
“若非太宗皇帝領兵攻打,他們絕不會臣服。”
“兒臣認為在唐朝時期,他們便是我們的一個府。現在卻建立了國家,簡直是倒反天罡,膽大包天。”
“兒臣提議收回大清的府州,在大清地盤上建立國家,有辱大清臉面。”
齊郡王,也就是老九附議道,他覺得高句驪可打。
“皇阿瑪,兒臣曾到過高句驪的國土之中。”
“他們的國中依舊有反清勢力,甚至在民間依舊在使用前朝的年號記錄。”
“兒臣認為,高句驪不過是表面臣服,其實心中並不將大清放在心上。”
“兒臣以為,大清該收回自己的國土。”
敦郡王,也就是老十也成長了許多,不再是以前的草包老十了。
對於老十的成長,康熙很欣慰,他也在思考攻打高句驪的事情。
“兒臣認為高句驪有不臣之心,請皇阿瑪派兵收回國之疆土。”
太子跪下請命,其他大臣也附議!
氣氛都到了這裡,康熙也站了起來,說:“著直郡王胤禔為徵驪大將軍,敦郡王胤?為前鋒官及嚮導,帶領紅衣營,神機營和大清騎兵速戰速決,拿下高句驪。”
“著恆郡王胤祺準備書籍,儒生,糧食等物,準備去接管高驪府,從此百姓皆說漢話,學漢字,行漢規。”
“皇上聖明!皇上聖明!”
大臣們高呼道,反正他們也沒反對的機會。
:()綜穿之配角不按照劇情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