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蘆其實不叫仙蘆,如今的名字是誤傳。曾經叫做仙廬,取仙去之破屋的意思。曾經的仙廬,的確是茅屋幾間,供人棲身,後成為停屍之處。”
遊客們面面相覷,他們只以為是去看仙蘆災難遺址,沒想到還有這樣的前情?
暴斃、夭折,敏銳的人已經品味出不對勁了。
被暴斃,被夭折,被自殺,這種事寰宇內外絕非孤例。
人性晦暗處,難以用常理揣摩。
中年禿頂舉著手機嚷嚷:“導遊,瀏覽器查不到你說的事啊,不會是瞎編的吧?幾百年前的事情,能記錄這麼詳細?就算是有,也不可能記錄下來,那年頭,窮鄉僻壤的,幾個人識字?”
面對近乎於挑釁的言語,孫大膽面上露出不好意思的神情。
“抱歉,可能是時間過得太久,她們的記憶過於模糊。回頭我會和她們確認的。”
已經重新拿起書本的女醫生抬頭,震驚看著孫大膽。
她沒有聽錯吧?
沒有聽錯吧?
仙蘆中學遺址沒什麼好看的,倒是孫大膽的故事,一套又一套。
“這裡,曾有一口井,打出來的水最為清甜。時年大旱,方圓五十里,只有這口井有水。”
“這裡,曾經有個大磨盤,磨出來的米粉,最為細膩。做糕點好吃。”
“這裡……”
遊客每次都以為孫大膽要話音一轉開始推銷,可從始至終,孫大膽都沒有推銷商品。
倒是弄得他們有些不習慣了。
到了中午,孫大膽把眾人帶到仙蘆中學舊址旁有個小店,這個小店專供各類以南瓜為原材料的食品。
雖品類單調,勝在滋味不錯,價格低廉。
“這南瓜餅還挺好吃,是你們這裡的特產吧?”
售賣南瓜餅的店員一臉認真:“遊客你好,仙蘆特產南瓜。如果喜歡,可以帶走一些。”
店鋪角落裡,堆放著各種尺寸的南瓜,最大的需兩人合圍才能抱住,最小的只有拳頭大。黃黃綠綠的南瓜,透著豐收的喜慶。
有人心動不已,選了幾個南瓜要帶回去。
店員俯首,道:“感謝遊客,謝謝你們。”
眾人覺得這手長腳長,身形高挑的店員說話有點奇怪,不過看樣子也足夠熱情,給他們的折扣很大,比超市的價格都要便宜不少。
有人忍不住出主意:“你們的南瓜如果帶出去賣,一定能有個好價錢。這真是我吃過最好吃的南瓜。”
店員卻搖頭道:“出不去,只能說給你們聽。”
這話沒頭沒腦的,眾人都沒聽明白。
吃過午飯便是自由活動時間,遺址的空地和導遊說的故事不同,長了很多南瓜藤,黃色的南瓜花,開得極為熱烈,間或還有看不出品種的小紅花點綴其中。
有喜歡拍照的遊客,已經開始瘋狂拍照。
有人好奇這不知名的紅花,試圖一探究竟,從根系和葉片判斷品種。
扒開葉子的瞬間,這人驚呼一聲:“手!有手!”
附近幾人湊過來,只見紅花之下,是一隻掌骨。
“左手,六指。幼年女性,看骨齡大概7-9歲。”一名骨科醫生開口。
“骨骼儲存良好,已經玉化,以此地的氣候條件,不大可能出現這種情況。”
“這可能是一具很久以前的屍骸,本該深埋地底。現在暴露在地表,可能是早年仙蘆中學地震後被河水沖刷地面,帶走了表面土層所致。
“這裡的南瓜能長這麼好,很可能是河水帶來了養料,或者是將地下的養分沖刷l 出來。”
眾人你一言我一語,在各自的專業領域分析。
孫大膽站在不遠處,靜靜等待。
白骨生花,土裡掙扎。
不知在塵封中掙扎了多久,難得才見天光。
有人提議:“報警吧!”
於是,仙蘆遺址裡,第不知道多少次,有人撥通了報警電話。
嘟嘟嘟——響了三聲後,電話斷了。
“什麼情況?打不出去?”
眾人紛紛嘗試,發現沒話費、沒手機卡都能撥出去的急救電話,在這裡居然打不通。訊號明明是滿格的啊?
一道聲音,突兀在聽筒響起。
“對不起,您所在位置不在服務區,請稍後再撥。”
運營商的設定裡,有這句話嗎?
眾人面面相覷,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