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統一做著同一件事,聽話的孩子才是好孩子?調皮的孩子就是壞孩子?
三六九等不約而同被區分好似得,大家就是往高處走,只有水是往低處流的,一切都在束縛著我,生活在這個世界上,就必須遵循自然規律,不然後果也很慘烈,這就是秩序,保持一個平衡,編輯在機器人裡面的程式。
被一種力量的慣性引導,我的感受是身體很累,不想跑步,這個我的主觀感受,而大腦說身體現在發胖了,必須要適當運動去健身。
為什麼大腦傳遞資訊給我?大腦在控制著我嗎?不應該是這樣子,即使大腦告訴我的一些資訊,但是我就不聽大腦的,由我的自由意識做主,我偏偏不累,我還要跑步,跟意識反著來,那我就可以透過我的自由意識決定我的行動。得道的時候其實並沒有太多的感受,沒有感受就對了,難道是一定要追求感受嗎?努力了百分之九十九,在最後一刻的時候準備放棄了,其實什麼都不重要了,狀態就像嬰兒一樣,想哭就哭,想笑就笑,一種純粹的感覺,發揮天性。
我是學設計的,我發現固定思維的人設計出來的作品都很有侷限性,所以設計講的是一種與常人不同的靈感。
一直以來我都依賴我的大腦,為什麼活在痛苦、情緒的生活中?和那隨時都會爆發的鬱抑症,生活在低緯度的人就喜歡活的痛苦,總要糾結點什麼,總要感受一下被折磨的感覺,起碼我感受到了被折磨,這是一種情感的體驗,如果一點感受都沒有,麻木的活著,又好像我並沒有活著。
在痛苦煩惱中走不出來,我還喜歡痛苦的感覺,人為什麼有煩惱?他來自於兩個方面,一是要求別人活成自己想要的樣子,如果對方不按照自己的意願,就會煩惱,另一方面就是要求自己活成自己想要的樣子,如果自己做不到,沒有達到自己的要求目標,會產生煩惱。
我把我的大腦這個工具,變成了我的主人,大腦就是我們這個肉體的核心的部分,他是我們這個肉體上安裝的一個隨時可以被強大的慣性系統連線上的一個裝置,肉身就像機器人,我們跟機器人的區別在於我們有靈魂,也就是所說的靈性,所以肉身達到使用的一定年齡就會出問題,需要更換肉身,機器用久了也會報廢,所以適當的去運動可以保持機器的正常執行,就像機器久了沒開機就容易壞掉。
系統就是用我們的大腦來驅動我們這個身體,在各種習慣下做出的自動化的反應。就像臥底是誰?臥底其實就是你最相信和熟悉的那個,但我們不知道。
用科學的角度來解釋,大腦每秒鐘實際接收的資訊量,有200萬位元,位元是資訊量最小的單位,但是我們大腦每秒最多隻能處理2000位元,也就是百分之零點零一,人會有天生的傲慢與偏見?
大部分的人都根據大腦的認知來判斷任何一件事物,認為大腦是一個無比偉大神奇的存在,站在開發大腦這個程式軟體的程式設計師來說是的,這是他設計的一部分,站在人的角度他們會把訓練開發自己的大腦當成首要任務,國外的研究者把大腦拿出來研究,在怎麼研究,也沒有辦法知道真相,最後他們的研究結果就是一些精英的大腦比平常人的大一點點。
事實是盲區大於已知,只是我們不知道,大腦是帶著我們陷在一個圈裡面,一個不斷重複的迴圈當中,一個侷限裡,人跳不出這個侷限,只要用大腦一思考,就處於這個侷限裡面,因為大腦是一臺二元模式的計算機,代表他只能以一種方式思考。
就是聯想和比較,他只能以是或者不是,黑或者白,好或者壞,喜歡或者不喜歡,這樣的底層邏輯來思考,不信你現在看看自己,當你看到我寫的這些資訊的時候,第一反應就會先貼一個標籤,是喜歡還是厭惡,認同還是否認,相信還是不相信,好還是壞,這就是動用了大腦的固定思維。
不管怎麼樣都是二元對立的思維模式,只要是用大腦思考的一定是如此,真正的天才還需要開發大腦嗎?
我被這種思維方式束縛天性,二元對立的世界,就是光明和黑暗,正面和負面的能量無時無刻不在爭鬥,比蓮花和淤泥,鬥到後面不管哪一方贏了結果都是毀滅,什麼是覺醒?光明出於黑暗,蓮花出於淤泥,本來一體,相互成就,光明不比黑暗高階,明白了這個,老幼尊卑、高低貴賤、對錯分別沒有了枷鎖,心就自然自在,就是一種念頭,轉念,。
歷史上的偉人不是憑藉大腦創造世界,天才和偉人是跳出大腦的二元模式,進入了極致的安靜專注的狀態,連線了高維的智慧,就是玄學上講的靈性,古書上講的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