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 206 年,劉邦先入關中,秦王子嬰投降。劉邦入關後,與關中父老約法三章,秋毫無犯,深得民心。
然而,劉邦的舉動引起了項羽的不滿和警惕。項羽率領四十萬大軍攻破函谷關,進駐新豐鴻門。
此時,劉邦的兵力僅有十萬,與項羽相比,實力懸殊。
項羽的叔父項伯,因與張良有舊交,連夜騎馬趕到劉邦軍中,私下會見張良,把項羽即將攻打劉邦的訊息告知,想勸張良逃走。
張良得知後,立即將此事報告給劉邦。
劉邦大驚失色:“這可如何是好?項羽勢大,我軍難以與之抗衡。”
張良問道:“是誰為大王出此計策,讓您派兵把守函谷關?”
劉邦無奈地說:“是有個鯫生勸我說:‘守住函谷關,不要讓諸侯軍進來,秦國的土地可以全部佔領而稱王。’所以我就聽了他的話。”
張良說:“大王估計自己的軍隊能夠抵擋項羽的軍隊嗎?”
劉邦沉默片刻,搖搖頭說:“肯定不如啊。那現在該怎麼辦?”
張良說:“請讓我去告訴項伯,就說沛公不敢背叛項王。”
劉邦問:“你怎麼和項伯有交情?”
張良說:“秦朝時,項伯和我有交往,他曾經殺了人,我救了他。現在情況危急,幸虧他來告訴我。”
劉邦說:“你和他誰年長?”
張良說:“項伯年長於我。”
劉邦說:“你替我請他進來,我要像對待兄長一樣對待他。”
張良出去,邀請項伯進入營帳。
劉邦連忙起身迎接,捧上一杯酒,向項伯敬酒,並約定為兒女親家。
劉邦說道:“我入關以後,秋毫無犯,登記了官吏、百姓,封閉了倉庫,等待項王到來。派遣將領把守函谷關,是為了防備其他盜賊的出入和意外的變故。我日夜盼望項王到來,怎麼敢反叛呢?希望您詳細地替我向項王說明,我是不敢忘恩負義的。”
項伯答應道:“好,我會替你向項王說明。但你明天一早一定要親自向項王謝罪。”
劉邦點頭稱是。
項伯連夜回到項羽軍中,把劉邦的話轉達給項羽,並勸項羽說:“沛公不先攻破關中,你怎麼能輕易入關呢?現在人家有大功而你卻要攻打他,這是不義之舉。不如好好對待他。”
項羽猶豫了一下,說道:“叔父所言也有道理,且看他明日如何解釋。”
第二天一早,劉邦帶著一百多名隨從來到鴻門,向項羽謝罪。
劉邦說道:“臣與將軍合力攻秦,將軍在河北作戰,臣在河南作戰。然而,臣沒想到能先入關破秦,得以在這裡再次見到將軍。如今有小人在中間挑撥離間,讓將軍和臣產生了嫌隙。”
項羽說:“這是你的左司馬曹無傷說的。不然,我怎麼會這樣?”
項羽設宴款待劉邦,這便是歷史上著名的“鴻門宴”。
宴會上,眾人氣氛看似融洽,實則暗藏玄機。
范增多次向項羽使眼色,舉起他佩戴的玉玦暗示項羽下決心殺掉劉邦,但項羽默然不應。
范增心中焦急,起身出去,召來項莊,對他說:“君王為人不忍。你進去上前敬酒,敬完酒,請求舞劍,趁機把沛公殺死在座位上。否則,你們都將被他俘虜!”
項莊進入營帳,向劉邦敬酒。
項莊說道:“沛公,我來敬您一杯。祝沛公福壽安康。”
劉邦舉杯回應:“多謝壯士。願項王與壯士旗開得勝。”
敬完酒後,項莊說:“軍中無以為樂,請以劍舞。”
項羽說:“好。”
項莊拔劍起舞,劍勢直指劉邦。
項伯見此情形,也拔劍起舞,用身體掩護劉邦,使項莊無法得逞。
張良見情況危急,趕忙出去找到樊噲。
張良說道:“情況危急,項莊劍,意在沛公。”
樊噲說:“那我進去,與主公同生共死!”
樊噲帶著劍和盾闖入營帳。
項羽按劍而跽曰:“客何為者?”
張良說:“這是沛公的參乘樊噲。”
項羽說:“壯士!賜之卮酒。”
樊噲拜謝,起身,一飲而盡。
項羽又說:“賜之彘肩。”
樊噲把盾牌反扣在地上,把豬腿放在盾上,拔出劍來切著吃。
項羽說:“壯士!能復飲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