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 206 年,劉邦被項羽封為漢王,前往漢中。漢中地勢險要,道路崎嶇,劉邦的軍隊在前往漢中的途中,士氣低落,人心惶惶。
劉邦在營帳中,憂心忡忡地與張良、蕭何、韓信等人商議對策。營帳內氣氛凝重,眾人的表情都十分嚴肅。
“項羽將我們封至這偏遠之地,顯然是要限制我們的發展。這可如何是好?”劉邦眉頭緊鎖,一臉愁容,聲音中充滿了無奈和焦慮。
張良輕搖羽扇,目光深邃,說道:“主公,莫要著急。我們當從長計議,項羽雖勢大,但並非無懈可擊。”
蕭何說道:“主公,如今我們身處困境,但只要謀劃得當,未必沒有出路。漢中雖偏,卻也可作為我們養精蓄銳之地。”
這時,韓信上前一步,拱手道:“主公,末將有一計,或可打破僵局。”
劉邦眼睛一亮,急切地問道:“韓將軍,快說來聽聽。”
韓信說道:“我們可以明修棧道,暗度陳倉。”
“何為明修棧道,暗度陳倉?”劉邦問道,眼中帶著疑惑和期待。
韓信解釋道:“主公,我們表面上派人修復被燒燬的棧道,做出要從棧道出兵的假象,吸引敵軍的注意力。而實際上,我們暗中派遣精銳部隊,繞道陳倉,出其不意地攻擊敵軍。陳倉乃軍事要地,若能拿下,我們便可開啟局面,重返關中。”
劉邦聽後,略作思考,說道:“此計甚妙,但實施起來恐怕不易。那棧道修復工程浩大,且容易暴露我們的意圖。”
韓信自信地說道:“主公放心,只要我們精心策劃,定能成功。修復棧道不必求快,只需做出聲勢,讓敵軍誤以為我們主攻方向在棧道。而我所選的精銳部隊,皆是能吃苦、擅作戰之士,定能穿越險阻,突襲陳倉。”
於是,劉邦下令開始實施這一計劃。
士兵們在棧道上熱火朝天地修復著,故意弄出很大的動靜。斧頭砍在木頭上的聲音,士兵們的呼喊聲,在山谷中迴盪。
一名士兵抱怨道:“這要修到什麼時候啊?又苦又累,還不知道能不能成功。”
另一名士兵說道:“別抱怨了,這是主公的命令。說不定這是我們翻身的機會呢。”
而在另一邊,韓信秘密挑選了精銳部隊,準備繞道陳倉。
韓信站在隊伍前,嚴肅地說道:“此次行動,只許成功,不許失敗!這關係到我們的生死存亡,關係到主公的大業。大家都是我精挑細選出來的勇士,有沒有信心完成任務?”
將士們齊聲回應:“願聽將軍號令!赴湯蹈火,在所不惜!”
韓信帶著部隊在崎嶇的山路上艱難前行。道路泥濘溼滑,兩旁荊棘叢生。
“大家小心,跟上隊伍!不要掉隊!”韓信不斷地提醒著。
此時,項羽的守軍發現了劉邦軍隊在修復棧道,連忙向主將彙報。
“將軍,劉邦的人在修復棧道,看樣子是要出兵了。”士兵神色緊張地說道。
守將坐在營帳中,不以為然地大笑道:“就憑他們修那破棧道,不知要修到何年何月。不用理會,加強防守便是。他們敢來,就讓他們有來無回。”
然而,他們沒有想到韓信的部隊已經快要到達陳倉。
韓信對將士們說:“兄弟們,成敗在此一舉!我們歷經艱辛,就是為了這一刻。衝啊!”
將士們士氣高昂:“殺!”
韓信的部隊突然出現在陳倉,守軍驚慌失措,頓時亂作一團。
“怎麼回事?劉邦的軍隊怎麼會出現在這裡?”守將驚慌地喊道,“快,組織抵抗!”
“殺啊!”韓信的部隊勢如破竹,迅速攻佔了陳倉。他們如猛虎下山,銳不可當。
訊息傳到劉邦那裡,劉邦大喜。
“韓將軍果然厲害!此計神妙,讓敵軍防不勝防。”劉邦讚道,臉上露出了久違的笑容。
張良說道:“主公,接下來我們要趁勢擴大戰果。不可給敵軍喘息之機。”
劉邦點頭:“依先生所言。立刻下令,全軍出擊!”
韓信的部隊繼續前進,一路上勢如破竹。
“我們是漢軍,投降不殺!”漢軍士兵們高喊著,聲音響徹雲霄。
敵軍紛紛投降,有的丟盔棄甲,狼狽逃竄。
在一次戰後,劉邦對韓信說道:“韓將軍,此次勝利多虧了你啊。你的謀略和勇氣讓我們看到了希望。”
韓信謙虛地說道:“主公過獎,這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