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名跳舞的女子紛紛停住身形,為她讓出一條道路。
張巧奴穿過場中幾人走到高世德面前,她微微欠身行了一個萬福禮,“妾身張巧奴,見過衙內!”
宋代女子未婚的會自稱小女,更謙虛的會自稱奴家。妾身一般是已婚女子的自稱,當然青樓女子也有很多會用妾身來自稱。
古人相信名賤人貴,他們認為卑賤的名字有助於孩子的健康成長。宋武帝劉裕的小名是“寄奴”,陳後主陳叔寶的小名是“黃奴”,李白也給女兒取名“明月奴”。
這些名字中的“奴”並不是貶義,而是表示長輩的親暱和疼愛?。
這種命名習俗在宋代也非常流行?。當今的二公主名字也帶“奴”,名趙金奴,趙佶後宮的妃子名字帶“奴”字的就更多了。
而且“奴”字用在女子名字裡還有溫柔、順從的意思。宋以後“奴”再出現在人的名字裡,就以卑賤居多了。
張巧奴衣著華貴,深邃的夜藍色絲綢上面點綴著紅色花卉圖案,她的衣襟處巧妙地露出了一抹雪白肌膚引人遐想。
高世德打量著眼前美婦人的同時,張巧奴也在打量他,當她看清高世德的長相,她心裡哪還有半點的不情願。
‘沒想到高衙內竟然長得這般俊朗。’
高世德的容貌自然沒得說,都不知甩馬青禾幾十條街了。
張巧奴自我介紹完後,不待高世德問話,她又笑著道:“接下來妾身給衙內舞一曲《採杏兒》,請衙內品鑑。”
“好!”
樂聲再起,張巧奴盡情的扭動腰肢,成熟美婦的風情在她身上展露無遺,之前的幾名舞姬成了伴舞,烘托著張巧奴的妖媚。
她的動作輕盈而流暢,手臂如同柔美的流雲,在空中劃出優雅的弧線,每一次揮動都似乎在訴說著不盡的柔情。
張巧奴邊跳舞邊把目光望向高世德,她笑意連連,眼神中充滿了誘惑。她的舞步動作展現出她腰身的柔韌,又充滿了挑逗和暗示。
一曲終了,張巧奴笑問道:“衙內,妾身舞的如何?”
高世德肯定的點點頭,“很好,引人入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