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知道原本在秦昊看來,即便是有圖紙的對照,但是想要真正的拿出完整的設計成果的話,至少需要兩年左右的時間才能夠完成。
因為這精密機床領域在國內屬於空白,不像之前的機床和鍊鋼爐,雖然說他也是設計出了新的產品,但是國內可是有基礎的。
但是精密機床這方面,可是真正的從無到有,很多東西都要從零開始來進行設計和研發,所以複雜程度自然是可想而知了。
可是現在在上面的大力支援之下,竟然僅僅只是花費了半年的時間就拿出了一套完整的圖紙。
這效率絕對堪稱是恐怖。
有了完整的圖紙之後,接下來自然就是進入真正的實踐的階段了。
而這個進度自然也是讓上面大喜過望,當即直接加大了支援的力度,很多資源也都開始優先的供給他們這邊的專案。
秦昊則同樣的再一次擔任了技術總監,因為這個圖紙也只是草創出來的,在實際生產過程之中也是需要不斷的根據實際情況來進行修改和調整。
這同樣也是一個不小的工程。哪怕是秦昊擁有更先進的圖紙,但是有時候在結合當前的水平的時候,也是遇到了不少的問題。
即便是秦昊,有時候也會因此被難住,不得不進行一次次的重新的設計和規劃。
就這樣,陸陸續續時間又過去了三個月。
此刻研究所的一個實驗車間之中,在車間的中央,乃是一臺造型十分奇特,構造無比複雜的裝置矗立在那裡。
:()四合院:開局請何大清迴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