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州在渤海之濱。
董平等人帶領兵馬向著登州而來,被城頭上的兵馬看在眼裡,急忙報到登州府衙。
“大人,城南方向來了幾千人馬,距離城門不到三里路。”
“是何方人馬?竟敢前來冒犯登州城。”登州知府憤怒道。
“為首的是替天行道杏黃旗,旁邊還有三面將旗,分別是董、史、卞字旗號。”士兵如實稟報道。
“大人,聽說梁山泊打的就是替天行道的旗號,這些人馬莫不是梁山草寇?”知府身旁一名提轄官言道。
“孫提轄言之有理,隨我去城頭檢視情況。”知府起身說道。
“遵命。”那名孫提轄拱拱手,跟著知府向南門而去。
此時,董平等人已經擺好陣勢,知府從城頭看下去,直接呆了。
城下士兵有一千五百,沒想到有五百人是馬軍。
這比例在整個大宋都少見,登州這種偏僻的城池,馬軍都沒有一百,不知這梁山如何發展起來的。
“呔,城下是何方草寇,竟敢前來冒犯登州城?”知府身旁計程車兵在其示意下喝問道。
“我乃梁山寒龍營副將董平,此番特來領教登州孫提轄的武功。”董平聽王倫提到過,登州提轄病尉遲孫立,武勇過人,馬上步下皆無人能敵,這讓董平一直記在心裡。
“董平?莫不是原東平府兵馬都監雙槍將董平?”聽到董平的名字,孫立高聲詢問道。
“正是董某!”董平點點頭,隨即指了指身後箭囊裡的兩面小旗子:英勇雙槍將,風流萬戶侯。
“董都監前途光明,卻為何投了梁山?”孫立勸說道:“若是董將軍即刻反了梁山,我孫立願意替你向朝廷說項,給你戴罪立功的機會,如何?”
“原來你便是病尉遲孫立。”董平笑著回道:“多謝孫提轄好意,董某不是朝秦暮楚的小人,不會再背叛梁山。你若有膽量,便出城與我一戰,你若不敢,速速護著你們知府離去。”
“好大的口氣,讓我來會會你。”孫立聽到董平的話勃然大怒,好你個董平,竟然這般瞧不起我。
孫立馬上長槍,步下鐵鞭,從未有過敵手,哪裡受得住董平的輕視,急忙向知府請命出城一戰。
“孫提轄千萬當心,這登州城就靠你來守護了。”知府出聲提醒道。
“大人放心,末將省得。”孫立拱拱手,隨即走下城頭。
城門開啟,孫立騎馬出城,端的好條大漢,淡黃麵皮,落腮鬍須,八尺以上身材,頭戴交角鐵幞頭,大紅羅抹額,百花點翠皂羅袍,烏油戧金甲,騎一匹烏騅馬,使一條竹節虎眼鞭,手握一杆長槍,好似尉遲恭。
“董平,你這廝背棄朝廷,看我將你擒殺。”孫立挺著長槍喝道。
“孫提轄,令師兄欒教師已經降了梁山,也曾提過你,不如你也降了梁山,與你師兄一同為梁山效力,豈不快哉?”董平出聲勸降道。
“呸!休要提他。”孫立一臉嫌棄:“學成文武藝,貨賣帝王家。有這等武藝不為朝廷盡忠,卻落草為寇,實在讓我感到羞愧。”
“你這廝真是不識好歹。”董平冷哼一聲:“且讓我領教領教,看你有多大本事。”
“怕你便不是好漢。”孫立回了一句。
酒逢知己千杯少,話不投機半句多。
兩人直接出陣對戰。
孫立晃動手中長槍,向著董平胸口便刺。
董平左手槍撥開孫立的長槍,右手槍猛的刺向孫立腰間。
孫立見狀,急忙收回長槍,將對方短槍撥開。
雙槍舞動,靈動異常,好似隋末丁延平;長槍格擋,勇猛剛勁,彷彿唐初尉遲恭。
三槍四臂,你來我往,殺得難捨難分;雙馬八蹄,互不相讓,更是撕咬蹄捶。
人在馬上拼,馬在胯下鬥。
兩人廝殺近百合未分勝負,城頭上突然傳來了鳴金之聲。
“董平,不是我怕你,城頭鳴金,我不得不聽。”孫立使用手中長槍架住董平的雙槍說道。
“哼,那便讓你歇息片刻,稍後再擒你。”董平冷哼一聲,隨即收回雙槍,調轉馬頭。
孫立收回長槍,迴歸登州城。
“我正要擒拿董平這廝,知府大人因何鳴金?”孫立回到城頭知府身邊拱手詢問道。
“我看將軍久戰不下,恐怕有失,這才鳴金,讓將軍歇息一番再戰。”知府言道。
“多謝大人好意。”孫立拱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