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日,一位身穿緋色官服的官員,乘坐馬車來到淮西境地。
淮西是王慶的地盤,如今佔據城池殺官造反,見到大宋官員出現無不驚歎詫異。
王慶麾下士兵本想上前盤問,見隊伍前面領隊的竟是王慶麾下大將柳元,便各自散去。
原來蔡京等人當朝提出招安四寇的想法,眾官員一同分析,方臘身穿袞龍袍,建造皇宮大內,絕不可招降;王倫派兵圍京城,並未造殺孽,可以一試;田虎聯合遼國對抗大宋,絕不可招降;唯有王慶,本是大宋副排軍,因招惹了童嬌秀,被童貫整治,又在發配途中殺人逃跑,佔山為王,或許有招安的可能。
江山烽煙四起,趙家官也慌了,直接派出當朝太尉宿元景前去招安。
再有童貫與童嬌秀的書信相助,王慶接受招安的可能性更高。
童貫此時也不再痛恨王慶,知他做下這般大事,也想將其招安,然後麾下之人為他所用。
宿元景提前派人將童嬌秀的書信送到王慶處,王慶看著紙上俊秀的字型,聞著信紙上的幽香,眼前浮現出嬌秀兒那美妙的身姿:豐資毓秀,那裡個金屋堪收?點櫻桃小口,橫秋水雙眸。若不是昨夜晴開新月皎,怎能得今朝腸斷小梁州。芳芬綽約蕙蘭儔,香飄雅麗芙蓉袖,兩下里心猿都被月引花鉤。
如今王慶身邊只有段三娘這隻母老虎,身材粗壯,性格暴躁,還不允許他有其他女人。
“殿下,你莫非真的要接受朝廷招安?”王慶身旁一人詢問道。
王慶在安慶稱楚王,因此麾下眾人直呼殿下。
“軍師,莫要怪我,我本無意落草,只怪他童貫逼迫,形勢所逼。如今嬌秀兒已與蔡家和離,她心中掛念著我,我心中日夜想她,正好藉此機會成其好事,又能為眾兄弟搏個前程,豈不是一舉兩得?”王慶對著那人解釋道。
原來此人正是王慶麾下軍師都丞相,江湖上鼎鼎大名的金劍先生李助。此人手中一柄金劍,在江湖上難逢敵手,即使是盧俊義,也被他金劍攻的措手不及,若不是公孫勝做法打掉他的金劍,勝負還是個未知數。
“殿下,兄弟們都是受夠了那群貪官汙吏之氣的草莽英雄,如何會願意追隨你招安?”李助勸解道。
“呃,這……”王慶細細思索,麾下文臣武將一大群,的確是眾口難調,這可如何是好:“或許……,可以讓他們去投奔其他人。”
“殿下,不如先把杜元帥找來,與他商議一番。”李助提議道:“殿下威望,加上杜元帥與本軍師在,麾下眾兄弟定然不會鬧事。只是要先說服杜元帥才是。”
“好,杜元帥平日裡沉默寡言,但是武藝高強,頗有見地,正該召他前來商議。”王慶點點頭,隨即命人前去傳召杜元帥。
兩人口中的杜元帥,正是淮西軍馬上第一高手——九頭獅子杜壆,手中一杆丈八蛇矛未曾一敗,更有領兵作戰的能力,麾下諸將甚是服氣。
半炷香時間後,一位身材高大,面容冷峻,身穿鎧甲,氣度不凡的戰將進了大殿,正是杜壆杜元帥。
“拜見殿下,軍師。”杜壆躬身行禮道。
“杜元帥不必多禮。”王慶擺擺手,隨即說道:“有一件大事,想與杜元帥商議。”
“殿下請吩咐。”杜壆看著王慶,等待他的命令。
“吩咐談不上。”王慶來到杜壆近前,拉起李助與杜壆的手說道:“兩位是本王的左膀右臂,本王有如今成就,都是兩位的功勞。”
“殿下過獎。”杜壆拱手謝過。
“想必杜元帥已經聽說,本王打算接受朝廷招安。”王慶也不隱瞞,對著杜壆坦白道。
“已有耳聞。”杜壆如實回答道。
“諸位兄弟都是草莽中人,與官府頗有罅隙,如今本王決定接受招安,定然會有兄弟與本王離心離德。”王慶坦言道。
“不敢。”杜壆拱拱手。
“本王已經想通,在朝廷派人來之前,召集諸位兄弟,讓他們自己做出選擇。”王慶言道:“既然本王給不了兄弟們未來,那便讓你們自己選擇。想追隨本王招安便留下,想要投靠其他山頭的便離開。”
“杜元帥,殿下雖然接受招安,但是對眾兄弟依然愛護有加。”李助在一旁解釋道:“只是擔心眾兄弟領悟不到殿下的良苦用心,想要你我二人幫忙勸說,讓眾兄弟遵從內心意願,選擇各自去處。”
“遵命。”杜壆拱手領命,心中卻也開始盤算,未來的路該如何走。
隨後王慶便派人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