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貫帶領二十萬人馬,北上伐遼。
由於京東路與河北東路被明軍佔領,童貫只得帶人由邢州去真定府,然後向北攻擊遼軍。
童貫命愛將前軍統治楊可世為先鋒,率一萬兵馬逢山搭路遇水疊橋。
此時遼國已經得到宋國出兵的訊息,狼主派大將耶律重德率四萬兵馬防守宋遼邊境,準備迎敵。
楊可世聽信傳言,以為宋兵來到燕雲十六州,燕雲百姓便會簞食壺漿迎接王師,州城便順手而取,於是楊可世帶領輕騎數千直奔遼國南京。
雙方在涿州城外相遇。
宋兵遠道而來,遼軍卻是以逸待勞。
“宋將何來?莫非忘了檀淵之盟的約定?”耶律重德高聲喝問道。
檀淵之盟約定,宋遼以白溝河為界,雙方互不侵犯,如今楊可世率兵抵達涿州城下,已經違背了檀淵之盟。
“哈哈,你這遼將,還不快快讓了燕雲十六州出來,否則我大宋與金國前後夾擊南北照應,定然把你遼國消滅掉。”楊可世晃著手中長槍說道。
“呸,不要臉的宋將,你可敢與我一戰?”耶律重德的長子耶律宗雲怒吼一聲,隨即舞動長槍,向著楊可世衝來。
楊可世急忙上前迎戰,雙方兵器相撞,楊可世被對方震得手腕發麻,心中這才重新整理他對遼將的認識。
對方虎背熊腰,手中槍桿比楊可世手中槍桿粗了一倍,槍頭的紅纓已經變成暗紅色,上面的血腥之氣撲面而來。
“遼將可留姓名?”楊可世詢問道。
“我乃西南路都統耶律將軍長子耶律宗雲是也,你這宋將又是何人?”耶律宗雲反問道。
“我乃童太尉麾下前軍統治楊可世是也!”楊可世毫不示弱道。
“前軍統治就這點能耐?”耶律宗雲很是不屑,隨即長槍舞動,槍尖攻向楊可世。
楊可世隨童貫南征北戰,武藝也是了得,只是對面的耶律宗雲更強,手中長槍剛猛有力,槍尖不離楊可世胸口。
數十回合後,楊可世一著不慎,被耶律宗雲挑落馬下。
楊可世身旁兵馬前來營救,耶律重德急忙帶領遼兵衝了上來。
遼兵本就比宋兵勇猛強悍,此處是遼軍城池,耶律重德的四萬兵馬都在此處,楊可世卻只帶了一萬兵馬,如何會是遼兵對手?
除了幾百名宋兵逃出生天,其餘人馬直接被遼兵包了餃子,楊可世則在亂軍中被殺死。
耶律重德從楊可世副將口中得知,童貫、种師道帶領九萬兵馬,不日便抵達宋遼邊境,心中不敢大意,命人把守涿州,而他則帶領三萬五千兵馬向著白溝河而去。
“父王,宋兵如此軟弱,有何懼怕可言?”耶律宗雲不屑道:“如今金國蕃子攻的急,倒不如舍了那苦寒之地,帶兵佔領宋朝江山,豈不快哉?”
“宋兵雖然軟弱,卻不乏能征善戰之人。”耶律重德解釋道:“宋境廣闊,不是短短數日可以平定的,更何況還有山東那廝在。”
耶律重德指的是王倫。
之前耶律重德派遣四子前去中原聯絡各大草寇,王倫、方臘直接將使者趕了出來,明確告訴他們,漢人不會幫助契丹攻打漢人的。
田虎已經明確與遼國聯手,只是需要尋找時機,而王慶則是模稜兩可,既不拒絕,也不答應。
“哼,那廝只是個書生,讓他聚了幾十個草寇,卻沒想到發展到這般田地。”耶律宗雲嘆息道,上次耶律宗雲前去梁山拜訪,梁山還只是聚集在山頭上的草寇,卻沒想到前些天阿里奇回報,王倫已經自稱明王,更是派人佔領了京東路全境以及河北東路,如今更是派兵佔了燕山府。
“聽聞宋廷幾次派人徵繳,不僅無功而返,還損兵折將,說明王倫這廝的確有些本事。”耶律重德嘆息一聲,沒想到宋朝果然人才濟濟,一個書生竟能做出這種大事,若是此人投靠大遼,就算真封他為王又如何!
卻說楊可世麾下士兵逃回宋營,童貫聞言很是不可思議,急忙命人將這些士兵召到帥營。
“稟報太尉大人,人已帶到。”營外親兵稟報道。
“讓他們進來。”童貫回道。
幾名士兵被帶入帥營,眾人看去,見這幾人滿臉疲憊之色,盔甲歪斜,頭盔與兵器都跑丟了,頭髮披散著。
“拜見太尉!”幾人早就聽引路的親兵說,童太尉召見,於是幾人急忙跪地磕頭。
“你們都是楊可世帶出去的兵馬?”童貫詢問道。
“正是。”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