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師府內,童貫、梁師成、朱勔、王黼、李彥、蔡京六人圍坐在蔡京的書房,開始商議朝堂局勢。
“沒想到高太尉竟然死的這般突然。”童貫感嘆道。
“唉,他太沖動了,我等勸他從長計議,他非要自己帶人前去征討梁山。”蔡京嘆息道。
“不錯,我等勸他等待童太尉剿滅方臘之後,有童太尉帶兵征戰,自然必勝無疑。”梁師成言道。七人中畢竟會有童貫更擅長軍事,高俅只是三衙太尉,平日裡操練禁軍也是讓禁軍首領出面。兵法戰略一竅不通,也不知提前打探梁山兵馬情況,這如何能有取勝的機會。
“要說起來,也得怪王倫那廝才是。”王黼嘆息道。
“哦?此話怎講?”童貫很是好奇。
“王倫那廝實在陰險,他們之前殺了高太尉的養子高強,還殺了高唐州的知州高廉,如今肉都要爛沒了,結果把人頭挖出來,送到高太尉的床邊挑釁。高太尉實在忍無可忍,這才當堂請命,攜帶十節度使與左義衛、右義衛前去征討梁山,結果全軍覆沒。”朱勔雙手一攤說道。
“我後來聽人說,高太尉是種惡因得惡果。”李彥悄聲說道。
“哦?快說說看。”蔡京催促道。
其餘人也是目光灼灼的等著李彥為大家分析其中奧妙。
“高太尉發跡之前,被前八十萬禁軍教頭王進的父親王升點到在地,數月下不了地。待高太尉上位後,王進舍了教頭之位,護著老母逃離東京。沒想到高太尉手段高強,竟然派人打探到兩人的蹤跡,更是派人用計擒了王進,殺了王進母親,最後把王進發配到沙門島。”李彥喝口茶水繼續說道:“令人沒想到的是,王進堅持數年,竟然等到了梁山賊寇前去沙門島。”
“原來還有這些變故,看來王倫是為了給王進出頭啊?”梁師成也是第一次聽說這些事情。
“梁山賊寇中有一人,叫什麼九紋龍史進的,是王進離開東京後收的徒弟,見王進淪落到這般場景,對高太尉痛恨無比。王倫作為梁山首領,自然要替兄弟討公道。更何況,還有那八十萬禁軍槍棒教頭林沖,也是被高太尉發配到滄州,隨後上了梁山。”李彥繼續說道。
“原來梁山有這麼多高太尉的苦主啊。”童貫笑著搖搖頭:“怪不得梁山敢殺高太尉,不給自己留餘地。”
“高太尉與官家關係匪淺,梁山殺了高太尉,說明他們鐵了心造反,不會考慮招安之事。”蔡京分析道。
“如今他們豎起反旗,自稱明王,匪軍自稱明軍,這是要和方臘一般,與朝廷不死不休了。”朱勔嘖嘖舌道。
“據我分析,梁山似乎要比那方臘更難對付。”梁師成嘆息道:“之前呼延灼征討梁山,結果隻身逃脫,後來關勝征討梁山,直接全軍覆沒,而且梁山佔有的地方,百姓都踏實的跟著梁山,不知道用的什麼招數,反正比方臘使用的傳教之法更有效。”
“這些愚民只看眼前的薄利,日後王倫勢大,性情自然大變,到時候苛捐雜稅比現在多一半,我都算他是有種的。”李彥搖頭道。
“眼前該當如何?”王黼雙手一攤詢問道。
“依我之見,不如由童太尉率兵征討梁山如何?”梁師成提議道。
“梁太尉莫要害我,高太尉帶領十節度使都被梁山擊潰,我去哪裡尋這精兵強將?”童貫擺手拒絕道。
“童太尉手中西軍將領勇猛難當,再有御前飛龍大將、飛虎大將,再有八都監,必然與那梁山有爭雄之力。”蔡京細細思索一番說道。
“不如讓大名府派些兵馬援助如何?”童貫細細思索一番,突然想起大名府還有許多兵馬,不如一起帶去征討梁山。
“你帶不去了。”蔡京苦笑著搖搖頭拒絕道。
“為何?莫非太師擔心會讓令婿擔責?”童貫以為蔡京是擔心梁中書惹火上身,這才拒絕參與征討梁山之事,於是拍著胸脯保證道:“除了任何事情,有我這個主帥擔著,令婿絕對不會受到牽連。”
“童太尉誤會了。”蔡京擺擺手,隨即解釋道:“如今大名府已被梁山攻破,小女與小婿已經命喪這群賊寇手裡。”
“太師恕罪,還請節哀。”童貫這才知道是自己誤會蔡京了,急忙起身請罪。
“無妨,不知者無罪。”蔡京擺擺手表示無妨。
“既然如此,那我明日便向官家請旨出征。”童貫下決心道。
“好,我等自然會一同協助於你。”梁師成安撫道。
“多謝梁太尉。”童貫拱手相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