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趙佶、太子趙桓以及諸多妃嬪、公主被明軍包圍在廣場之上,眾人被嚇的瑟瑟發抖,不知等待她們的是什麼命運。
好在明軍士兵並沒有動手動腳,更沒有濫殺無辜,這讓眾人心裡還有一絲僥倖。
王倫看著面前眾人,不由得嘆息,若非梁山軍馬崛起,恐怕此刻皇室眾人面對的就是金國兵馬了,趙佶不必多說,死就死了,皇室妃嬪公主都跟著他遭了殃。
每每想到靖康年間的慘禍,王倫就恨不得把趙佶踹飛出去。
沒有金剛鑽,別攬瓷器活。
頂著皇帝的名頭,卻做藝術家的事,要顯得你多才多藝嗎?
“趙佶。”王倫盯著趙家官呼喊道。
“放肆,竟敢對官家不敬。”一旁的隨侍太監見明軍並沒有想象中的兇殘,於是大著膽子呵斥道。
“忠心是好的,若是欺軟怕硬,可就說不過去了。”王倫見他本來懼怕的跪地顫抖,此刻卻又趾高氣昂起來,莫非真的認為自己不敢殺他?
過街老鼠張三見這太監對王倫不敬,直接走到他面前,提著他的脖子向外走去。
“饒命!再也不敢啦!”太監高聲急呼道,只是他再也沒有機會在眾人面前刷存在感了。
“趙佶,你雖然昏庸,卻沒有惹下滔天之禍,今日便饒你一命。”王倫擺擺手說道。
“謝明王。”趙佶識相的躬身向著,隨後就要領著身後那群妃子離開。
“慢著。”王倫冷哼一聲:“你還想帶著這群妃子一同前去?”
“是,是。明王殿下看中何人,儘管選取便是。”趙佶以為王倫看中了他的妃子,雖然心痛,但是女人哪有性命重要。
“這些妃子可有你未能寵幸過的?”王倫詢問道。
“有。”趙佶最近沉迷於李師師的姿色與才學,新進宮的幾名妃子都沒來得及寵幸。
沒想到王倫好這一口。
“戶部侍郎何在?”王倫沒有理會趙佶那猥瑣的目光,而是對著身旁詢問道。“蔣敬在此,殿下有何事儘管吩咐。”
“將這些女子放出宮去,還有宮中適齡宮女,無論是富商女子,還是百姓家人,都讓他們全家團聚。若是家中無人,便在軍中挑選合適的將領士兵,與其成婚。”王倫安排道。
“遵命。”蔣敬拱拱手,隨即開始統計相關女子數量。
趙佶這才知曉,他會錯了意,王倫並無他這般想法。
“刑部侍郎何在?”王倫詢問道。
“裴宣在。”裴宣出列道。
“蔡京等人交給你處置,根據明軍律法,核實他們該如何處置。”王倫將蔡京等人全權交給裴宣的刑部處置,該殺便殺,該剮便剮。
“遵命!”裴宣領命道。
“殿下,如今天下大定,還請殿下稱帝,造福天下百姓。”蕭嘉穗見趙宋被滅,趙佶被擒,因此勸說王倫稱帝。
“俗話說得好,國不可一日無君,如今趙佶不配為帝,正是殿下稱帝之時。”許貫忠同時勸說道。
“請殿下登基!”杜遷宋萬等人大喜,紛紛附和道。
“這不妥吧?”王倫打算統一天下之後再登基為帝的,現在尚有方臘、西夏、大理、回鶻、吐蕃、越李朝、蒲甘、天竺等國未滅,是不是為時尚早。
“殿下,所謂水到渠成,如今趙宋被滅,天下定然陷入混亂,若是殿下不稱帝,還不知會有多少人稱王稱帝呢。”朱武同時勸說道。
“殿下,貧道首次為您相面,便知您是九五之尊的面相,如今天時地利人和俱在,殿下切不可錯過機會才是。一個月後的八月初一,正是黃道吉日,不如登基儀式定在那天如何?”國師公孫勝捏著手指算了算說道。
“不如定十月初一這一天吧,”王倫無所謂的聳聳肩,只是這個十月初一對於他來說還是有些熟悉的。
“柴大官人,蕭大官人,國師,你等對禮儀研究較多,一同籌備開國大典。”王倫不再拒絕,對著幾人吩咐道,隨即又說道:“距離那天還有三個月時間,派人給各個國家送去書信,若是他們不投降明軍,那等待他們的便是明軍的鐵蹄和大炮。”
“遵命!”眾人躬身領命道。
“通知方臘, 讓他投降,我還可以將他收為己用。若是他負隅頑抗,下一個被滅的就是他了。”王倫突然提醒道。
“是。”柴進拱手應下,聯絡其餘勢力,想來是禮部之事,柴進作為禮部侍郎,恰得其分。
眾人見王倫不再拒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