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安二年元月十五,漠北各戰敗國於漢華軍的對峙結束,紛紛傳回資訊,雙方都按照協約,重新劃定了疆域邊界。
這標誌著漠北大戰,徹底畫上句號,漢疆內的外族民眾,大量往北遷徙。
戰敗的東部鮮卑、西部鮮卑、東胡三國,也開始向北拓展領土。
為了穩固漠北局勢,劉華命令各守軍再駐紮三月,各軍的軍師暫代新開五州的刺史,重新劃分郡縣,建立行政體系。
同時,因為大漢疆域大幅度北擴,幷州北部各郡不再是邊郡,在那鎮守的幾個大才也該挪挪窩了,劉華下達了一系列調令。
令定襄太守馬良,升任高州刺史,雁門太守司馬朗升任北州刺史,五原郡太守陸績升任南州刺史,雲中太守向朗升任東州刺史。
又令新任四州刺史,儘快交接政務,務必在三個月內到任。
至於西州刺史,那是皇帝陛下的事了,愛咋咋吧。
四郡太守得到升遷,都是歡喜,雖然北境苦寒,但好歹是一州刺史,逼格在那擺著呢,誰敢小瞧。
我們家族出過這麼大的官嗎,沒有,我們這是出道即巔峰啊。
四個刺史雖然都二十多歲了,但依舊不穩重,收拾包袱細軟,準備先回老家裝犢子。
你們誰能想到,四年前,我們還是家族的操蛋孩子,人厭狗棄的。
如今,我們幾人都出息了,位居一州刺史高位,就問你們怕不怕,羨慕不羨慕。
於是這幾個刺史不急著上任,都打算先找族長理論理論,看看咱這族譜能否單開一頁;
再就是霍霍一下祖墳,這重修祖墳的重任,非我們莫屬了。
同時也想提攜一些家族子弟,籠絡一些人手,所謂一人得道,雞犬升天,就是此時。
對此,劉華看得明明白白,也不責備。
知道四人的尿性,連帶升為軍師的荀攸,兗州刺史楊修,司隸西部四郡主官鍾繇,都有些小毛病。
好在幾人都有真才實學,還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用人所長吧。
那新開四州,以前都是外族領地,有大量外族遺留百姓,要想徹底治理好,也非易事,需要大量漢人填充進來,來得越多越好。
各方事務安排妥當,劉華辭別父母,帶著自己兩個小媳婦,趕赴洛陽,那裡才算自己的小家。
劉虞和大哥劉和先是抹著眼淚,依依不捨送老二離開,等老二走遠了,父子倆又開懷大笑,打算去慶祝一下,禍害終於走了,晚上總算可以睡個安穩覺了。
劉華和兩位夫人一路遊山玩水,日子過的好不愜意。
路上,劉華還辦了件正事,就是讓文聘認主。
小崽子能有什麼好辦法,用得全是上不得檯面的損招。
拉著文聘等一眾武將喝酒,將文聘灌醉,席間小崽子不斷引導話題,說劉表的壞話。
一旦文聘反對,幾個武將就拳打腳踢,給他一頓修理。
喝的迷迷糊糊得文聘,為了不被眾人排擠,好過得舒服一點,含含糊糊得附和著劉華的言論,說了些違心的言語。
這下可好了,小崽子斷章取義,弄了一份造反文書,專門記載文聘不滿劉表的言論。
還趁著文聘醉酒昏迷之際,強行簽字畫押,按了手印。
讓千機衛攜帶文聘造反文書,火速送往荊州襄陽,幾經輾轉,巧妙的落到劉表手中。
又令千機衛在荊州散播文聘反叛的訊息,一傳十,十傳百,大肆造文聘的謠。
起初劉表還不相信自家將軍會反叛,但禁不住眾人天天磨耳根子,也有些懷疑了。
直到看到了文聘簽字畫押的造反文書,比對指紋以後,劉表才感覺實錘了,這個文聘確實有事,跟咱不親了。
劉華又遣人來遷徙文聘家人,讓劉表更加確定,文聘確實反叛了自己,投入了劉華陣營。
儘管劉表十分生氣,也不敢因這一個將軍反叛,就和劉華交惡,對文聘家人離開,也沒強行阻攔。
等劉華一眾人馬到達洛陽,文聘突然看到了自己家人,當場就傻眼了。
又聽家人說,自己名聲在襄陽都爛大街了,回不去了,人人喊打。
文聘欲哭無淚,到最後也沒搞明白,這都是因為什麼,為啥主公突然就不要我了,還說我是叛將,嗚嗚。
那個一手陰謀策劃,推波助瀾,造成一代忠良淪落天涯的壞種劉華,毫無負罪感,此刻還裝作老好人,前來安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