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詡分析完西州的情況,說道:“陛下手下無兵,西州還需要漢化軍防守,兵力不能縮減太多。
可以拜張濟為帥,荀攸為軍師,李通、李耕二將鎮守。
其本部四萬騎兵和兩萬步卒留守,兵力維持在五萬以上,以防備西邊的強大的匈奴,北邊隨時可能反撲的西鮮卑。”
劉華感覺不妥,張濟壞孩子一個,豈能為帥。
反對:“老頭你莫不是糊塗了,這個張濟,就是個二五仔,張跑跑。
當年酸棗會盟時,他能戰卻懼不接戰,帶著優勢兵力一路逃跑,打仗根本不賣力。
咱把五六萬大軍交給他,他再逃跑咋辦,豈不一敗塗地。”
賈詡解釋道:“小主說得不錯,但小主看到的只是表面上的張濟。
老夫仔細觀察過,這廝通兵法,曉戰陣,武藝超群,也是個有本事的。
缺點就是太過小家子氣,心無城府。給多少錢,辦多少事;不給錢就渾水摸魚;若是被慢待了,就會臨陣脫逃。
若小主以一軍元帥賜予,把他推到武將的巔峰,你說他還跑不跑。
相信,張濟會感激涕零,定然會為小主賣死命,咱們用人所長嘛。”
老賈這麼一分析,劉華感覺有些道理,暗自佩服,還是老狐狸洞察人心啊,伸出大拇哥,給賈詡點贊。
老賈不知道這伸出個手指頭,是啥意思,感覺小主這臭毛病越來越多了。
直到小主點頭,老賈才鬧明白,大拇哥就是同意的意思。
賈詡繼續:“元帥張遼,武將典韋二人放在西州就有點浪費了,應調回洛陽。同時調回業火紅騎和一萬西州騎兵。”
劉華點頭,表示同意。
老賈喝口香茶,又說道:“東州,壓力也不小,新接納百姓眾多,北側東鮮卑實力尚存,也不可大意。
還以于禁為帥,沮授為軍師,文錦、李典二將鎮守,本部兵馬也都留守,兵力保持在五萬以上。
調太史慈、李典二將回洛陽,同時調回功德金騎和一萬東州騎兵。
至於那七萬東鮮卑俘虜,就別挖礦了,全部由梁興率領,前往右扶風郡,和郝昭他們匯合,一起禍害西涼去吧。”
劉華聽完,眼前一亮,禁不住揮動小手鼓掌:“老狐狸,你這招驅虎吞狼,太毒了,嘿嘿,不過小主我喜歡。”
賈詡微微一笑,繼續講:“北州,還以張合為帥,郭援、魏續為將,防備一個半死不活的東胡殘餘,就不用軍師了。
留守兩萬騎兵足矣,可就地招納一萬步卒,兵力保持在三萬。
南州,這裡比較安全,被烏州、幽州、北州環抱,東北又是大海,四周都沒有外敵,留武將郭淮為主將、宋憲為副將,比二人鎮守即可。
郭淮馬戰步戰皆可,好好培養,也是一個帥才。
給他留兩萬騎兵,再就地招納兩萬步卒,兵力保持在四萬,隨時策應周邊州郡。
令軍師郭嘉回洛陽,同時帶回來一萬東胡騎兵。
令趙雲率領淨世白騎,和俘虜的十萬東胡大軍,趕赴高州助戰。
這十萬降卒非我族類,降服太難,殺了傷天和,放了禍患無窮,養著又浪費糧食。
讓他們霍霍高句麗王百姓和素利去吧,雖然有些殘忍,好在倒黴的不是咱大漢百姓。”
劉華聽完,感覺老狐狸太狠了,要不怎麼說是毒士呢,興奮地拍打桌子:“老賊你夠無恥,夠毒辣,就如此安排。”
賈詡被罵毒辣,也不生氣,還臭屁得回了一個媚眼。
接著說:“老夫還不是為小主你籌謀,如果可以,我還有更毒的計策,你用不用。”
劉華連忙擺手:“不用了,這個就挺好,嗯,恰到好處。”
賈詡清清嗓子,說道:“這個,說到哪裡了,小主你莫要老打岔,說正事呢。
嗯,對,高州,原班人馬不動,命高覽和荀彧加緊籌謀,張揚、穆順二將整軍備戰。
其本部四位騎兵和五千步卒不動,就地再徵辟五萬高句麗步卒,湊夠十萬之數。
待趙雲十萬東胡俘虜騎兵到達後,二十萬大軍伺機而動,徹底佔領高句麗全境。”
講到此處,劉華嘴角直抽抽,閉上眼睛,為高句麗默哀。
說道:“原本我還以為,滅高句麗還要數年時間,沒想到啊。
經老狐狸你這麼一搞,高句麗哪裡還有活路,不死絕了都算他們幸運。
還有,我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