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術在廣陵和劉華談判,在捨棄帝號的問題上猶豫不決,遲遲沒有結果。
明白人閻象著急了,心道,這都都什麼時候了,主公還在執迷不悟。
連陛下也不叫了,激動道:“主公,事已至此,我們只剩四郡之地,實力衰微,民心不復,於帝位漸行漸遠矣。
我等能保住棲身之地已是不易,主公也莫要再抱有奢望了。
理應將帝號還於朝廷,做個太平諸侯吧。”
楊弘經過此戰,見識了天下諸侯的實力,也認為主公有點不自量力,這帝號確實喊得無人信服。
勸說:“主公,正是這帝號,害您太甚,落得如此田地。
莫要小覷天下諸侯,主公既無帝王的氣運,也無絕對實力,還是將帝號丟棄吧。”
袁渙也附和:“主公,帝號得之我幸,失之我命,不必太過糾結。
咱們留的青山在,不怕沒柴燒,亂世之中,應以儲存實力,迎回百官和親族為重啊。”
袁術聽完三人之言,這個氣啊,好嘛,我還沒退位呢,咋就變成主公了,真是豈有此理。
畢竟帝號不是大白菜,想要就要,想扔就扔,一得一失,是要付出代價的。
袁術撫摸著假傳國玉璽,心有不甘,但看到自己心腹全都反對,若再堅持,那就是眾叛親離的下場。
罷了,反正我這輩子的皇帝夢,已經實現過了,諸侯們誰能比得過我。
袁術緩緩低下頭顱,親筆寫下悔罪書。表明自己知罪悔罪,重新歸到朝廷麾下的意圖。
還請朝廷開恩,寬恕己罪。自己也將盡心盡力,輔佐陛下,再無貳心。
又備上財貨,連同假傳國玉璽,一併送往朝廷。
這樣,大漢第二次轟轟烈烈,針對袁術稱帝的諸侯會盟,以大漢衛將軍劉華的勝利,而落下帷幕。
劉華總算是達成所願,狠狠出了口鳥氣,再次成為人們討論的焦點。
此戰,既把袁術打下帝位,為漢室宗親正了名;又新增三郡之地,還搞到海量錢財。
小崽子可謂是志得意滿,名利雙收,成為此戰最大贏家。
只是愈發強大的衛將軍府,把各大諸侯嫉妒得不行,所謂木秀於林,風必摧之,不是沒有道理。
劉華一步步蠶食諸侯領地,誰人看不明白,總有一日會引來大禍。
青州,正在後宮遛馬的劉協,突然就收到袁術的請罪書,又懵了。
咦,咋還有無數金銀財貨,咱正缺錢呢,老袁有心了。
真是激動的心,顫抖的手,躺贏路上抖一抖,咱這傀儡皇帝當的也是奇葩,真是沒誰了。
嗯,雖然忤逆稱帝是滅九族的大罪,不過看在財貨,啊呸,是看在他誠心悔過的份上,我就不追究了。
即便我想追究,可誰人又能替朕滅得了人家,難得糊塗吧。
劉協自從得了四國使臣貢品和馬匹,又用三千馬匹跟曹操換來後宮的守衛權,有點做皇帝的感覺了,小日子越發舒坦了。
這事鬧的,自己寄予厚望的曹操,出師不利,慘敗而歸。
出人意料的是,自家大侄子劉華又給咱弄了個驚喜,可得好好利用一番。
劉協意氣風發,打定主意,召集眾臣公朝會,還特意點名,讓曹丞相也要來參加。
朝堂上,劉協帶著文武給祖宗們磕頭,高呼大漢中興。至於祖宗們信不信,那就是他們的事了。
這一出,搞得老曹心裡無比膈應,有事沒事就折騰祖宗,真的好嗎。也不好忤逆,只能跟著一起瘋狂。
劉協跟先祖們吹完牛鼻,神清氣爽,又見曹操老實得跟個鵪鶉似的,感覺飄了,開始搞事情。
陰陽怪氣的說道:“如今天下諸侯,唯漢室宗親劉華可堪大任,又和孤親近,孤心甚慰。
反觀其他諸侯,都是尸位素餐,貪生怕死,臨陣脫逃之輩,不知臉紅否。”
大臣們一聽,紛紛額頭冒汗,互相觀望,也不敢搭話。
大家哪裡不知陛下這是在借題發揮,埋汰那個臨陣脫逃的曹丞相呢。
老曹這個氣啊,心道,劉協你是不是想找死,還知不知道誰是大小王了。
還有,你莫要老拿劉華來威脅我,我曹操不怕他。
不過,此戰自己確實輸的挺慘,跑的挺快,真是不好狡辯。
老曹只能撅著嘴,一臉不悅,心裡把劉協詛咒了八百遍。
又把愛出風頭的劉華詛咒了一千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