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5章 大漢二十州之麗州(1 / 2)

為啥海師水寨要選在仁川呢,因為小崽子後世看過一個電影,叫《仁川登陸》。

主要是別得港口,他也不知道啊。

劉華滿心歡喜,扒拉一下手下的水軍能人,好吧,好像一個也沒有,都是旱鴨子。

若非要在草包裡邊拔將軍,也就一個文聘,多少有些荊州水軍的治軍經驗。

這樣也好,省得費腦子,都不用比選,只能選他了。

劉華令千機衛,傳信右扶風的文聘,令其將防務交給郝昭,火速趕往仁川港,任第一任大漢海師元帥。

同時傳令新收的小弟,啊不,小叔父劉曄,也來仁川赴任,任大漢第一任海師軍師。

二人接到命令,四目相對,對大海一無所知,也是懵圈不已。

這水師咱聽說過,海師到底是個啥嘛,大海里毛也沒有,建立海師又有啥用。

這個時代,大海的事都來自傳說,神秘無比,認知中,除了魚蝦就是海妖和龍王。

二人研究半天,也不知道小主要鬧哪樣,咱這破海師,莫不是要和海龍王開戰吧。

劉華不顧眾人的反對和疑惑,還親自跑到仁川港檢視地形。

嗯不錯,海岸線呈半圓弧形,水深港大,便於大量船隻停靠和訓練。

港內海流平緩,風浪較小,避風條件非常好,能讓自家那群旱鴨子們,少受點罪。

海港周邊都是堅硬的玄武岩環繞,地質條件很不錯,海師大營一旦建成,用個幾千年,都不用擔心地基下沉。

怪不得後世美軍選在此處登陸,真是有眼光,只可惜,這塊寶地,現在被自己搶先佔據了。

仁川港往東不遠,有一座大城叫慰禮城,也就是後世的漢城。

後世棒子們數典忘祖,又將漢城大名,給改成了首爾,難聽得要死。

劉華尋思著,這個民族始終和大漢不是一條心,降了又叛,叛了又降,難以征服。

誰也保不齊,以後他們還會反叛,有必要給這邊重點治理一下,新設一州。

劉華也不跟手下商量了,自己手下文武侷限於歷史認知,沒這麼高遠的政治眼光。

老請祖爺爺出面託夢站臺,也不合適哈,便乾坤獨斷,定下調調。

以北漢江為界,北邊依舊是高州,南邊建立一個新州,稱麗州。

自此,大漢行政體系成立,要在此地紮根發芽,茁壯成長,給大棒子們改寫歷史。

再也不給他們翻身的機會,省得以後給華夏添堵。

又調人販子馮熙過來,這哥們心黑手辣,夠無恥,任第一任麗州刺史。

主要是,馮熙最近怨氣比較大,再不給點甜頭,都快撂挑子不幹了。

麗州治所就定在慰禮城,嗯,這名字太土,不好聽,咱提前給它改了吧,就稱漢城。

得讓高句麗人知道,這裡改朝換代了,城是漢城,人是漢人,都是大漢說了算,莫要忤逆。

人販子馮熙,接到任命,朝著祖宗牌位碰碰磕頭,總算是苦盡甘來,盼到了出頭之日。

先是大擺筵席,呼朋喚友,昭告自己以後金盆洗手,改行了,再也不幹人販子,這缺德帶冒煙的活計了。

再調動自己手上最後的力量,忽悠了不少漢人跟隨,前往自己治下麗州,作為自己的根基依仗。

呼啦啦一大群人,趕往漢城赴任,知道的是官員赴任,不知道的還以為是宗族大遷徙呢。

劉華見到馮熙如此做派,還知道假公濟私,毫不虧待自己,也就放心了。感嘆自己手下無賴,沒一個老實孩子。

洛陽,大漢衛將軍府中樞,也高速運轉起來,程昱調集無數財貨、工匠、人員,被陸續送往麗州仁川港。

一座座營房建起,海師也在文聘的張羅下,快速組建成型。

第一次出海,就滿載而歸,抓回來不少魚蝦。

軍師劉曄還埋怨呢,咱是海師,打仗用的,不是捕魚的,嗯,不過這魚真香。

高句麗國滅,成為大漢第二十州的事,火速傳遍大漢各州郡,也傳到青州朝廷。

劉協待在後宮,不知道該說啥了,真是喜憂參半,五味雜陳。

喜的是,自己在位期間,開疆拓土,滅國之戰就勝了兩場,功勳逆天,能氣死三皇五帝。

憂的是,大侄子劉華沒個眉眼高低,淨幹這斷人財路的事。

不知道皇帝我窮嗎,全指望屬國貢品過活,你給人家滅國了,我還怎麼收貢品。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