瞭解完平北將軍府的局勢,荀彧也感覺不宜再和延優大戰下去了,建議劉華找延優議和。
咱討些好處,見好就收,以便快速回軍支援薊城,現在時間很重要。
劉華低頭思索,馬騰和袁術兩路諸侯,自有郝昭和高順阻擋,這兩人靠譜,手下足夠的兵馬充足,又是據城而守,本土作戰,暫時應該沒什麼大問題,
可薊城之危刻不容緩,那幫人顯然是來搗亂的,可不能大意。
丫丫個呸的,如果沒有這些諸侯掣肘,自己手握九萬騎兵大軍,估計真能把高句麗給滅了,自此劃入漢疆。
只可惜,世上沒有如果,現實就是如此讓人惆悵。
即便是自己一戰把延優給殺了,還有他弟弟尹伊模逃亡在外,這個民族又臭又硬,難以快速征服,也不是幾場戰爭能解決的,非數十年之功不可。
既如此,那就不打了,趕緊談判了事吧,也不能空著手幹談,不然沒有效果。
在荀彧的籌謀下,漢華軍決定給延優來個城下之盟,讓他沒有討價還價的餘地。
暗探鎖定了延優大軍營地,也打探清楚了,那七拼八揍的十萬大軍,戰力菜的一批,一邊練兵,一邊打造攻城器械,這是還想著打呢。
另外,延優的弟弟尹伊模也集結了兩萬多人馬,正準備和延優匯合。
劉華當機立斷,令高覽、張揚、穆順、程普各領兩萬騎兵,四面包圍延優營地,多造旗幟,營造出十幾萬大軍的樣子。
然後令鮮于銀三千重甲鐵騎開路,許諸五千滅世黑騎在後,劉華和荀彧在最中間,綁縛延優的妻兒為質,直衝延優中軍大帳。
幾路大軍同時開動,行動極其迅速。九萬多騎兵在高句麗大地上奔跑,大地震顫,山河顫抖。
那隆隆的馬蹄聲,把延優營地的兵卒嚇得驚慌失色,完了,定是天朝大軍到了,如此浩瀚的聲勢,不知來了多少兵馬,估計是不少。
延優也跑出大帳,向周望去,只見東南西北,到處是塵土飛揚,旌旗招展,按軍旗數量大致估算,應有二十萬之眾。
嗚嗚,這是大漢主力來了,莫不是其它四王都戰敗了,看來今天就是我的末日了,我高句麗一族,該何去何從。
正北方,鮮于銀領鐵騎單刀直入,人馬皆是全身重甲,快速破開外圍的步卒方陣,直奔延優的中軍大帳衝來。
延優見自己步卒這麼脆弱,也顧不上傷心了,舉起手中號角,調動最後的兩萬六千騎兵,令他們去阻攔那支大漢精騎。
延優的騎兵無奈,明知大王這是讓自己送死,還是硬著頭皮往前衝。
高句麗馬不如幽州馬和漠北馬高大,也不如西涼馬強壯。馬兒們也能感覺出來,自己背上的高句麗主子在兩腿發抖。
馬兒們也不傻,他孃的,你們人類都害怕,我們馬兒就不怕嗎,你看對面那夥子,長得比我高,力氣比我大,還穿著重甲,我這光著屁股的,如何相抗。
高句麗猛抽自己的馬屁股,馬兒們兩眼一閉,愛咋咋吧,低著頭也開始猛衝,但還是本能的跑偏,躲避著重甲鐵騎的衝撞,結果可想而知。
鮮于銀那三千重甲鐵騎在這個時代就是陸地巡洋艦,北極破冰船,以排山倒海之勢,將高句麗騎兵撞得東倒西歪,離延優大帳越來越近。
延優越看越絕望,漢軍非我等可比,真是悔不當初,非要摸老虎屁股摸,真是自作自受,天要亡我啊。
那三千重甲一直衝到大帳跟前,兩列,直接將中軍大帳圍了起來。
感覺沒有活路的延優,拔出腰間鋼刀,誓死不做俘虜,剛要抹脖子,忽然聽到一聲清脆的呼喊:“高句麗王稍等,我們談談如何。”
延優睜眼一看,一個十四五歲的少年,周身都是華麗的盔甲,被眾星捧月般護在中間,樣子很是拉風,身後是自己的妻兒。
延優能猜到,這個少年估計就是大漢平北將軍劉華,果然是大漢主力到了,死在他手裡也不算冤。
“今日我已無活路,大漢平北將軍莫要再欺辱於我,有什麼好談的。”延優問。
劉華撇撇嘴:“此戰錯不在我大漢,只因大王你鬼迷心竅,與那漠北五王合作,劫掠我大漢邊民,此事不假吧。”
延優冷笑:“國與國之間爭鬥,有什麼對錯。小將軍有話快說,莫耽誤我上路。”
劉華也是服了,這高句麗王對自己可真狠,好像那脖子不是他的一樣,說道:“大王短見了,世間對錯自有定論,國也不能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