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關鍵時刻,還是我家老二能扛事(1 / 2)

性格開朗的鐘繇,一直是那麼樂觀,寬慰眾人:“我軍裝備精良,皆百戰強兵,十五萬又何妨,怕他作甚。

再說了,小主父親那裡還有幽州大軍呢,無憂矣。哈哈哈哈。”

賈詡看向鍾鍾繇,一陣白眼,跟看傻缺似的,小鬼,不懂別亂說啊。

劉華看眾人還不知幽州虛實,也很難為情,弱弱說道:“幽州大軍,好吧,我老爹一州刺史,看似風光,其實虛的很,那裡抽不出啥兵馬了。

哎,都怪老爹讀書讀壞了腦子,每天不幹正事,一到關鍵時刻就掉鏈子,他那點兵馬內部防禦都顯不足,哪裡還有餘力對抗外敵,真是菜得沒邊。”

眾文武見自家小主這麼調侃自己父親,簡直是倒反天罡,沒有個尊卑長幼,心道,看來這還是胖揍少了。

紛紛掏出小本本,把這段話記下,將來哪天心裡不痛快了,打他小報告。

說來也是,幽州乃苦寒之地,人丁稀少,財富和兵馬確實有限。劉虞在此經營多年,手下也就只有三萬八千兵馬,多了實在養不起。

東有公孫瓚虎視眈眈,南有袁紹不懷好意,西有張燕黑山軍伺機而動,簡直就是四戰之地,強敵環伺。

若強行從各郡抽調兵馬,則牽一髮而動全身,群起而攻之,乾坤鉅變。

若非要給幽州劉虞擠擠奶,也就只有薊城韓當手下那六千人,能擠出來了。就這還是前年劉華把俘獲的烏桓戰馬,分給了老頭一半,才組建起來的。

劉華都替老爹發愁,心道,老頭你咋混的,沒一個好鄰居不說,自己還菜的沒邊還不承認,每天抱著書本忠孝仁義,那玩意有啥用,您老已經進入絕境還不自知,大難不遠矣。

還好咱家聰明絕頂,人見人愛,花見花開的老二我穿越過來了,不然老頭子你可怎麼活。

幽州刺史府內,長公子劉和也得到斥候探報,十五萬烏桓大軍來襲,嚇得腿都軟了。

劉和看得明白,感覺敵我實力太過懸殊,這仗根本打不贏,硬抗無異於螳臂當車,死定了。

哆哆嗦嗦得跟父親劉虞商量:父親啊,北邊那夥子太尼瑪嚇人了,要不咱全家打包跑路吧,到二弟治下的幷州去躲一陣子,等烏桓大軍搶夠了,大軍退去,咱們再搬回來。

劉虞一聽,火氣噌就上來了,什麼,逃跑,不可能。咱老劉家世代忠良,哪能幹那翫忽職守,棄百姓於不顧的事,老爹我寧可戰死,也決不當逃兵。

孽子,你跟你弟弟一個損色,都沒啥好東西,家門不幸啊。

別看劉虞說得氣壯山河,大義凜然,其實內心也是慌得一批,恐懼無比,但老頭的素養和所受的儒家教育,讓老頭堅定信念,要與幽州父老共存亡。

劉和眼看自己小命不保,急得不行,還滿門忠良個屁呀,哪有小命重要,老爹糊塗啊,您不能為了自己裝犢子,就連累全家都跟著遭殃吧。

趕緊派出信使向二弟求救,大致意思是:幽州危急,老二你快救援來吧,來晚了就見不到你的親親好大哥我了,老頭子又抽瘋了,非得要去尋死。

可不是大哥我怕死啊,主要是大哥我孝順,怕咱父親有個閃失,畢竟咱家就這麼一個爹。

原歷史中,劉華不記得烏桓有過這麼大規模的南下劫掠,估計是自己收復幷州時,築京觀把烏桓人給氣著了,這是養好了兵馬,來尋仇的,看來歷史走向已發生改變。

劉華令張遼為雁門主帥,荀彧為軍師,領太史慈、郝昭、張揚、穆順及麾下,共計三萬兵馬留守雁門郡,伺機而戰。

又令張合為幽州主帥,郭嘉為軍師,領趙雲、許諸、典韋、程普、郭淮、郭援、文錦、李耕及麾下,共計六萬兵馬趕赴幽州。

劉華自己也帶中軍營親隨趕赴幽州督戰,中軍營將領還是鮮于銀,騎兵經過擴編,有三千人,其中重甲鐵騎一千。

為了防備自己老爹亂來,劉華提前將老狐狸賈詡派給老爹劉虞,賈詡雖然人品不咋地,但算無遺策,有老狐狸在,保住老爹和一大家子性命問題不大。

不久後,烏桓大王子樓班出現在雁門關邊界,手下有難樓、奢比揚、度不山、成林出四大部族首領跟隨。

樓班和四大首領各領一個萬人隊站在雁門郡邊界之外,眼前就是那瘮人的京觀,引得烏桓的軍火氣上湧,真想衝過邊界,殺入漢人領地。

但父王給自己的命令是牽制幷州劉華兵馬,為父親劫掠幽州爭取時間。樓班無奈,只得在邊界紮下營盤,伺機而動。大軍旁邊就是京觀,也夠瘮人的。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