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城上,八萬被迫守城的高句麗民眾,趁著漢華軍將領不在,都義憤填膺得罵呢:“嗚嗚,無恥狗賊,強迫我們守城,還抓了我們家人威脅,嗚嗚。”
高覽採取荀彧的建議,進行了驅虎吞狼。調動大軍,將國內城十五至三十五歲的男丁全都驅趕到城牆上守城。
但也不能一味的強硬,總得讓高句麗人看到點好處和希望。
好處就是,高覽開啟了延優王室的府庫,毫不吝嗇的將錢財和糧米分發,都給但守城兵卒的手中;
希望就是,向民眾許諾,凡守城有功者有重賞,或是土地或是錢財。
還承諾,若是弄死了你們國王延優,全高句麗王庭的土地都分給大家。
守城的高句麗兵卒也不知道是該感謝漢軍,還是該痛恨漢軍。
咱就沒見過這樣的侵略者,說你們是壞人吧,這又發錢又發糧的。
說你們是好人吧,卻逼著我們去打自己國王,還抓我們家人做人質威脅。
荀彧總感覺不妥,軍心,哪還有軍心,這群人怎麼能真心守城。
於是給高覽獻出第二策:魚目混珠,引導輿論。
就是讓懂高句麗語計程車兵,混到守城大軍中去,專門說漢軍的好,造延優的謠,挑起大軍對延優的仇恨,引導輿論。
於是,城頭出現了這麼一幕,士兵們都在竊竊私語。
甲士兵說:“都怪大王延優挑起事端,非要攻漢,害的我們被漢人報復。”
乙士兵答:“噓,小聲點,咱心裡知道就行了,別人聽到,會治罪的。”
甲:“誰來治我們的罪,國王延優能不能奪回王城都兩說。”
乙:“漢人兵少,等大王大軍到來,國都定會被奪回來。”
甲:“啊,對了,你家誰人為質了?”
乙:“我十歲的兒子,你呢。”
甲:“我五十多歲的父親。”
乙:“那一會大王攻城,我們都放放水,可不能給漢人賣命。”
甲:“可是,不打不行啊,若是被督戰官發現我們不拼命,家人就要斷手斷腳了。”
乙:“也是啊,如果城破,家人們也會被砍頭,嗚嗚,漢人真狠啊。”
甲:“還不止如此,我們已經站上城頭,就算是幫漢人守過城了,別管有沒有出力,國王也不會饒了我們啊,免不了一死。”
乙:“兄弟你說的對,這麼一分析,我怎麼感覺自己反而是盼著漢人勝呢,至少他們勝了,我們還能活。”
甲:“事實就是如此了,若國王延優勝了,我們都是誅全家的叛國罪。”
乙:“算了,不是我們要叛變,大王待我們如豬狗,我們不能為了他的王位,而不顧家人安危。”
甲:“漢人說,如果守城取勝,會給我們全家分地,還不收農稅。”
乙:“這個應該不會錯,漢人守信,逼迫咱們守城,人家也是給了錢和糧米的。再說了,他們才多點人,哪能耕種那麼多土地。”
甲:“那這麼說,弄死大王,我們不但無罪能活,還會有土地。”
乙:“嗯,這個,這個,話雖如此,但怎麼感覺有點叛國啊。”
甲:“什麼國不國的,那是他延優的國,咱們永遠是民,我就想自己和家人活命,還想要地。”
乙:“嗯,全高句麗的地幾乎都是他國王家的,弄死他,我們就不是佃農了,就有地了。”
甲:“那還猶豫啥,弄他。”
乙:“對頭,趕緊把道理講給大家,弄死丫的。”
經過這群魚目混珠的漢軍引導,被迫守城的八萬高句麗士兵,展開了大討論,居然得出一個驚人的結論。
就是:若國內城被國王延優攻破,我們都會以叛國罪處死;若是大家拼死守城,弄死國王延優,我們不但無罪,還能分錢分地。
高句麗人這腦瓜子,一點就通,而且還深信不疑,弄死自己國王的意願,比漢人還強烈,紛紛請戰,簡直是日了狗了。
當訊息傳回荀彧和高覽處,倆人也傻眼了,高句麗人這麼好忽悠嗎,我倆怎麼感覺自己不像是壞蛋了,反而有點救世主的意思了,這事鬧的。
荀彧放下了緊繃的神經,說道:“世界對錯本就是相對的,就看主流怎麼引導了,黑的我也能給他說成白的,百姓們還都深信不疑,歷來都是如此。”
高覽伸出大拇哥,對荀彧這貨算是徹底服了,這些玩陰謀的老貨,沒一個好東西,幾句話就能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