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史慈領兩萬兵馬奔赴河東郡,首次獨自領大軍出征,也是心情忐忑。
幾個月前,自己還在蓬萊老家種地呢,轉眼之間,自己就成了兩萬大軍的主將,人生如夢,歲月如歌啊。
李樂得知太史慈前來,自恃兵力雄厚,決定憑藉河東郡紫陽縣城堅固的城牆進行防守,與太史慈打一場消耗戰。
他命人將城門緊閉,城牆上佈滿了弓箭手,準備等太史慈的軍隊攻城時給予沉重打擊。
太史慈來到紫陽縣城下,見此情形,並未急於攻城。他先是仔細觀察了城防佈局,發現城牆上有一處防守相對薄弱的區域。
於是,他心生一計,命令一部分士兵在城下大聲叫罵,做出要強行攻城的姿態,以吸引李樂的注意力。
而他自己則率領著一隊精銳的弓箭手和步兵,悄悄地繞到了那處防守薄弱的城牆後方。
當城下的叫罵聲和攻城的假象讓李樂的注意力全部集中在正面城牆時,太史慈帶領的隊伍已經悄悄地摸到了城牆下。
太史慈一聲令下,精銳弓箭手們紛紛搭箭上弦,朝著城牆上的守軍一陣猛射。一時間,城牆上的守軍被這突如其來的攻擊打得措手不及,死傷不少。
緊接著,太史慈又親自帶領步兵,利用攻城梯迅速爬上城牆,與守軍展開了激烈的肉搏戰。
李樂在城中得知後方城牆被突破,大驚失色,急忙調集兵力前去增援。
但此時太史慈已經在城牆上站穩了腳跟,他計程車兵們如狼似虎,不斷地向城內推進。
在城內的巷戰中,李樂企圖組織起有效的抵抗,但太史慈的軍隊士氣高昂,作戰勇猛。太史慈更是身先士卒,手持長槍,在巷子裡左衝右突,所到之處,敵人紛紛倒下。
李樂見大勢已去,便想趁亂逃跑。他帶著幾個親信,從一條小巷子偷偷溜出了城。然而,太史慈早已料到他會有此一著,早在城外安排了一隊士兵守候。
當李樂逃出城時,正好落入了太史慈的圈套。太史慈計程車兵們一擁而上,將李樂及其親信團團圍住。
李樂試圖反抗,但就他那四流武將的水準,簡直就是關公面前耍大刀,不自量力,最終還是被太史慈生擒。
李樂不懼怕太史慈的武力,而是吃驚這貨居然會陰謀詭計,玩兵法。
許褚也是懷著太史慈一樣的心情,感嘆世道變化之快,自己這個小小莊戶,轉眼間就能獨自領軍作戰了。
許諸也是豪氣沖天,感覺當初跟著劉華出來算是值了。領兩萬兵馬前往河內郡,對付胡才所部。
胡才早就聽聞許褚的威名,不敢有絲毫大意,感覺自己人數眾多,或可一戰。
他決定主動出擊,在許褚的軍隊還未完全進入河內郡城時,便率領三萬黃巾軍在城外的一片開闊地擺開陣勢,想要憑藉人數優勢先聲奪人。
許褚見胡才竟敢主動迎戰,心中大喜,這種正面硬碰硬的風格,我喜歡。
在開戰之前,許諸自持讀了幾天兵書,也打算弄個陷阱計謀什麼的,那玩意要是真成了,回去能吹一輩子,於是,許諸對一位副將耳語幾句,副將領命前去佈置。
但許褚還是想正面衝鋒試一試,萬一一個衝鋒敵人就垮了呢。
這廝一馬當先,手提大刀,衝入黃巾軍陣中。他那巨大的力量,每一刀揮下,都能將數名黃巾軍士兵砍倒在地。
然而,胡才也並非無能之輩,他見許褚如此勇猛,便指揮著士兵們從四面八方將許褚包圍起來,企圖用人海戰術消耗許褚的體力。
許褚被圍在中間,卻毫不畏懼,他帶領精銳騎兵,左衝右突,如同一頭被困的猛虎,不斷地向四周的黃巾軍發起攻擊。
但隨著時間的推移,許褚的體力也在逐漸消耗,周圍的黃巾軍卻依舊源源不斷地圍上來。
就在這時,許褚的副將看出了形勢不妙,急忙率領一部分士兵從側面衝入黃巾軍的包圍圈,為許褚解了圍。
許褚得到喘息之機後,開始驚訝這部分黃巾軍的戰力。
以往的黃巾軍那是一觸即潰,哪有這麼不懼生死的,可見胡才治軍也是有一套的。
調整了一下狀態,許諸深知這樣與黃巾軍硬拼下去不是辦法,必須得用計策破敵了,還好早有準備,咱許諸兵書都讀過了,現在也算是儒將,嗯嗯,肯定算是。
許諸觀察了一下週圍的地形,發現不遠處有一片樹林。假裝不敵,率領士兵們向那片樹林撤去。
胡才見許褚敗退,以為有機可乘,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