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典韋大軍擊敗鮮卑拓跋多,幽州北境全部收復,一萬五千顆鮮卑頭顱被擺在朔方郡北方邊境。
連帶著五原郡、雲中郡、定襄郡、雁門郡的京觀,構成一道恐怖屏障,深深震撼著北方戎狄的身心。
爾等戎敵若再來進犯漢邊,就考慮一下有沒有命活著回去吧。
訊息傳回西部鮮卑和烏桓內部,均是引起震動,對漢軍在邊境築起京觀的訊息,那是又驚又懼又恨。
京觀那是用自家兒郎的頭顱堆積而成的,象徵著漢軍的赫赫戰功,以及嚴厲警告。這玩意已經幾百年沒出現過了,敢這麼幹,就表示這支漢軍的無畏和底氣。
鮮卑大首領和連、烏桓王丘力雖相隔千里,都開啟暴躁模式,行為卻出奇的一致。
都把各自王庭的瓜碗瓢盆砸了個稀爛,卻只能忍氣吞聲。二人各自有數萬餘大軍被殲滅,實力受損嚴重,士氣低迷。
鮮卑和烏桓各自加強防備,唯恐破虜將軍率領大郡繼續向北征伐,侵入自己領地。
還真有這個可能,人家能同時五路分兵出擊,以少勝多,輕鬆屠戮數萬大軍,還敢築起京觀,定然不好惹。
那九歲小娃有什麼準,腦袋一熱,小脾氣一上來,打進草原腹地,也不是不可能。
這兩大北方戎狄也在狐疑,大漢軍兵何時如此強悍了,這種戰力的漢軍還有多少。
紛紛派出斥候進入大漢腹地進行刺探,以待時機,趁虛而入。
在長安那略顯蕭瑟的皇宮之中,漢獻帝劉協得知劉華的這一系列戰績後,眼中滿是驚喜與欣慰之色。
自登基以來,他便身處董卓的掌控之下,漢室傾頹,天子威嚴掃地,他每日都在為漢室的命運憂心忡忡。
而劉華此次的行動,宛如一針強心劑打下,重新催動劉協的那顆死寂的帝王雄心。
劉協現在也不大,才十三歲,正是青春叛逆期的好時候,越看董卓越是不順眼。
人家劉華一個九歲的孩童,都能領大軍收復失地、大敗戎敵,還佔領了整個幷州,還有什麼不可能。
這讓劉協看到了什麼叫有志不在年高,也看到了漢室重振的希望。
都是劉家子孫,劉華勇敢,我劉協也不孬。
劉協甚至覺得劉華或許就是上天派來拯救漢室的希望,心中對劉華寄予了極高的希望,老劉家有此人才,我大漢江山有望。
九歲的孩子能有什麼壞心思,比那些叔伯靠譜多了,嗯,這個必須嘉獎,收為心腹。
接連幾天早朝,一向怯懦的漢獻帝宛如戰神附體,開始懟天懟地懟董卓,朝堂上和董卓硬剛,非要封劉華為侯,至於什麼侯無所謂,還要加封中將軍。
大漢的將軍位不同其它朝代,都是很難得到冊封的,正經將軍人數極少。共分六品,主要品階如下:
一品:大將軍,武將之首,地位崇高,位三公之上,相當於全國武裝部隊總司令,屬官有長史、司馬等。
此官職太過牛掰,讓歷任皇帝都晚上睡不著覺,所以大多數時間都是空著的。
二品:驃騎將軍:位在大將軍之下,掌常備軍,與大司馬位同階,霍去病曾任此職 。
車騎將軍:掌禁軍,位比三公,靳歙、衛青等也曾任此職。
衛將軍:掌四方邊軍,位比三公,王恬啟、宋昌等曾任此職。
三品:中將軍:掌皇城禁衛軍,這就是劉協要冊封劉華的,皇城禁衛軍在手,那就相當於重新掌權了。
四安將軍:即安東將軍、安南將軍、安西將軍、安北將軍,分領四方禁軍。
四平將軍:即平東將軍、平南將軍、平西將軍、平北將軍,比四安將軍又低一格,掌四方邊軍。
雜號將軍:如徵蜀將軍、徵虜將軍、鎮軍將軍等,從三品,多是封號而已,位格挺高,但沒啥實際權利,劉華的破虜將軍也屬於此列。
四品:武衛將軍:為城外禁衛軍分支將領。
野戰五校尉:即屯騎校尉、越騎校尉、步兵校尉、長水校尉、射聲校尉。
四品常設將軍:如中堅將軍、驍騎遊擊將軍、左軍將軍等。
四品雜號將軍:如建威將軍、建武將軍、振威將軍等。
四中郎將:即東中郎將、南中郎將、西中郎將、北中郎將。
五品:稱偏將軍、裨將軍:
六品:主要為雜號護軍,已經不能算是將軍了,如和戎護軍、殄虜護軍等。
一般三品及以上將軍為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