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揚一萬大軍守城,卻弄不過人家五千陷陣營,僅僅半天時間就兵敗被俘,被打得懷疑人生,一點脾氣也沒有了。
而且,人家城外還有五千金甲騎兵,裝備精良,戰馬都是一水的黃毛,除了放了幾輪弩箭,都沒出手攻城。可見此戰敗的不冤。
上黨刺史府大堂內,張揚和手下大將穆順被五花大綁,跪在正中。張揚很不服氣,問道:“破虜將軍不是要去外擊胡虜馬,緣何中途攻擊我上黨郡城”。
太史慈最近跟著劉華也學壞了,坐沒坐相,站沒站相,一點主將的威嚴也沒有,翹著二郎腿說道:“路過此地,看你這太窮了,順便劫個道,啊不是,是為民除個害”。
張揚和穆順一臉的幽怨,又問:“將軍不道義啊,我上黨郡本太平無事,卻被爾等無故攻伐,何來為民除害一說。
此等巧取豪奪之事,若傳揚出去,豈不遭天下諸侯唾罵,我等不服”。
太史慈見自己被敗軍之將給鄙夷了,也是不爽,直直地盯著被俘虜的張楊和穆順。
你們兩個雜碎,一個身為上黨太守,一個作為領兵大將,文不成武不就,將這上黨郡治理得烏煙瘴氣,百姓深陷苦海,你們還不服。
太史慈冷哼一聲,將軍師賈詡教的話在腦子裡回憶一遍,開口呵斥:“張楊,你且抬起你那高貴的頭顱,好好看看這被你糟踐得不成樣子的上黨郡!
你頭頂太守之冠,肩負的是這一方百姓的生死禍福,可你都幹了些什麼?瞧瞧這四周,盜賊如同鬼魅一般四處橫行,燒殺搶掠無所不為,百姓們的日子過得是戰戰兢兢。這就是你治理下的太平無事?”
張楊一時語塞,想要爭辯,卻也不知從何處說起,人家說的都是事實啊。
太史又慈厲聲:“莫要狡辯!你以為這亂世就該是如此亂象叢生?哼,你可知道古往今來多少賢能之士,身處亂世卻能保一方安寧。
人家殫精竭慮,想著法子讓百姓有飯吃、有衣穿,讓境內路不拾遺、夜不閉戶。可你倒好,坐在那太守府中,無所作為,對外面這餓殍遍地的慘狀充耳不聞吧!”
張揚搶過話茬,說道:“亂世艱難,我府兵有限,其實我們也想改變,可是世道亂了,賊寇太多,沒有辦法。
太史慈聽完,眼中的怒火更盛:“狡辯推脫之言,無恥至極。你看看你治下百姓,面黃肌瘦,餓得皮包骨頭,卻連一口吃食都沒有。
老人們只能眼睜睜地看著子孫在自己眼前餓死,這一幕幕人間慘劇,皆是拜你這無能的太守所賜!
你可曾想過,他們也曾對你寄予厚望,盼著你能帶領他們過上好日子,可你回報給他們的是什麼?是無盡的絕望,是死亡的陰影!”
張楊的頭漸漸低了下去,沒想到對面那個五大三粗的武將這麼能白話,句句往人家心口上扎,亂世之中,我自己都難活,哪裡還顧得上百姓,可嘴唇顫抖,卻吐不出一個字來。
太史慈又將目光轉向穆順,厲聲罵道:“還有你,穆順!你身為大將,本應是這郡城的守護者,是百姓們的依靠。
可你呢,眼睜睜地看著盜賊肆虐,百姓餓殍遍地,卻毫無作為。你的刀槍呢,難道只是用來在府中比劃著充門面的嗎,尸位素餐,德不配位?”
穆順也面露慚色,但總感覺哪裡不對,我們才是受害者啊,怎麼感覺我們像是犯了大錯,不斷躲避太史慈那犀利的目光。
太史慈卻步步緊逼:“你可曾見過真正的英雄?他們在戰場上奮勇殺敵,為的是保護身後的百姓,為的是還這天下一個太平。他們哪怕面對千軍萬馬,也不曾退縮半步,因為他們心中裝著的是蒼生大義。
而你呢,在這小小的上黨郡,面對一群盜賊都束手無策,任由百姓被欺凌、被殘害。你和那些英雄相比,簡直就是地上的螻蟻,渺小且可鄙!”
終於,二人再也忍受不住心中苦悶和屈辱,說道:“我們不是”。
太史慈聽完,聲音越發激昂:“你們二人,一個昏庸無能,一個麻木不仁,合起來就把這上黨郡變成了人間煉獄。你們可對得起這一方水土,對得起這千千萬萬的百姓?你們現在還有臉不服?
若你們還有一絲良知,就該好好反省反省自己的所作所為。想想那些因你們而死的百姓,想想那些破碎的家庭,你們要用餘生去償還這筆罪孽,去努力彌補你們曾經犯下的過錯!”
這番話句句扎心,一下下狠狠地刺在張楊和穆順的心頭。他們二人渾身顫抖,眼中滿是悔恨與自責,終於,緩緩地低下了頭顱,徹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