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混亂的幽州形勢(1 / 2)

不久,劉虞準備妥當,沐浴更衣,祭天禱告,殺牲祭旗,從凌晨折騰到半中午才搞完,跨上戰馬,率領三千大軍出征。

臺下,劉華小腿都站麻了,感覺老爹這純粹是沒事找罪受,浪費時間,浪費錢財,祭天要是有用,那還不人人都打勝仗,意思一下就得了。

劉華八歲的小體格子,實在扛不住幾個小時的戰立,幾次累得蹲到地上,打算偷懶坐一會,都被大哥劉和揪住脖領子,給強行拉了起來。

大哥為人實誠,還一臉緊張得告誡老二:“二弟,此乃祭天大禮,務必虔誠,不可糊弄,再堅持堅持,完事以後哥給你弄好吃的”。

孩子也是無語了,心裡大呼封建迷信害死人,你們這算不算是虐待童工啊,嗚嗚。

劉虞此次酸棗會盟,隨行的人員不多,有幽州刺史府第一謀士謀士魏攸、武將鮮于輔、閻柔隨行。

幽州政務交由從事齊周暫時代理,軍事交由長子劉和代領。三千騎兵浩浩蕩蕩遠去,掀起漫天的煙塵。

劉華對自己老爹的班底,當真無力吐槽,聽聽,這謀士和武將你們都聽過嗎,劉華都懷疑老爹這班底都是從大街上隨便拉來湊數的。

簡直一個能打的也沒有,四流武將都排不上號,兩年後焉能不敗。人才,在任何時候都是根本,是扭轉乾坤的定海神針。

東漢末年的幽州地域廣大,相當於戰國時期整個燕國的地盤,自古就是苦寒之地,物資匱乏,人口稀少,常年遭受戎狄襲擾,是大漢最窮的一個州。

唯一的一個優點就是盛產戰馬,兵卒多為騎兵。

幽州轄境相當於今北京、河北北部、遼寧大部、天津海河以北及朝鮮半島北部地區。其下有11個郡共91縣,人口350萬人。

劉虞雖然為幽州刺史,但幽州卻不是完全由他說了算,幽州還有公孫瓚、公孫度兩大勢力,根本不聽劉虞號令,各自擁兵自重,與裂地封國沒有區別。

在這個時間段,大漢各個州牧或刺史的情況都是如此,官大沒用,看的還是手下兵馬,比的是實力。

目前幽州刺史部下的三股勢力,大體是這樣的:

劉虞能管轄的郡只有代郡、上古郡、范陽郡、 燕國、漁陽郡等五個小郡和小部分右北平郡,人口150萬左右;

公孫瓚管轄勢力包括:右北平郡大部分、遼西郡、昌黎郡扥三個大郡,人口100萬左右;

公孫度管轄勢力包括:遼東郡、玄菟郡、樂浪郡等三個大郡,人口100萬左右。

1. 代郡:位於今河北蔚縣一帶,是北方的重要邊郡,戰略位置較為重要,經常受到北方少數民族的侵擾,自古是中原王朝抵禦北方戎狄的第一防線。

此地常年混戰,經濟崩潰,人煙稀少,在劉虞手裡就是個累贅,沒有多少收益,還要貼補,此地常年駐軍八千。

2. 上谷郡:地處今河北懷來縣東南一帶。上谷郡在歷史上一直是中原王朝與北方少數民族交流、對抗的前沿地區。

其經濟以農牧業為主,商業也有一定的發展,並且也是軍事要地。劉虞在此駐軍三千,防備西邊的幷州軍及後來的黑山軍。

3. 范陽郡:大致在今河北涿州、固安等地。因其地理位置靠近中原地區,交通便利,經濟還算發達,是劉虞主要稅收來源地,駐軍三千防備幷州。

4. 燕國:是幽州境內的一個封國小郡,治所在薊城(今北京)附近。

薊城也是整個幽州的首府,經濟發達,劉虞駐軍六千,此次酸棗會盟帶走的三千大軍,都是此軍。

5. 漁陽郡:位於今北京密雲、懷柔等地。漁陽郡是北方的重要軍事基地,這裡的軍隊戰鬥力較強,在東漢末年的戰爭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前陣子,張純、張舉等人叛亂,漁陽郡就受到了破壞,但整體經濟尚可,此地盛產鹽鐵,駐軍三千。

6. 右北平郡:在今河北唐山、承德等地。右北平郡同樣是北方的邊郡,與烏桓、鮮卑等少數民族接壤,經常發生軍事衝突。

這裡的人民尚武,地域廣大,劉虞實際該郡南邊小部分(今唐山地區),駐軍兩千。北邊大部分(今唐山北部、承德)由公孫瓚實際控制。

7. 遼西郡:大致在今遼寧西部一帶。遼西郡是連線中原地區和東北地區的重要通道,其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在東漢末年,遼西郡也是公孫瓚等勢力的重要活動地區。

8. 昌黎郡:位於今遼寧義縣等地。昌黎郡在東漢末年的政治、經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hxsk.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