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在軒轅關休整的各路諸侯心裡就很不哇塞了,盟主袁紹和各路諸侯見到曹操和孫堅的慘樣,兩人近乎全軍覆滅,身負重傷,都是吊著一口氣回來的。
眾諸侯心中那最後一絲堅持也動搖了,十八路盟軍,現在滿打滿算手裡就剩三萬人了,再打就毛也不剩了。
雖然第十九路諸侯劉華手中有數萬大軍,可那又與我們這些諸侯有多大關係,我們這些手上沒兵的諸侯如何能命令得了人家暴富的十九路諸侯。
眾諸侯感覺此次會盟已經事不可為,沒有意義了,紛紛收拾家當,帶著各自為數不多的人馬,返回各自駐地去了。
汴水不遠處,劉華大軍休整完畢,帶著大軍繼續前行。
在汴水的徐榮看到對面來了如此多的兵馬,看樣子在七萬左右,也是面露懼色,這實力不對等,懸殊也太大了。
徐榮在汴水這的一萬五千禁軍,剛和曹操大戰過,人困馬乏,不少帶傷,只剩一萬餘人了,自知無力和六倍之敵對抗,此戰必敗,還是跑吧。於是徐榮也跨上戰馬,不戰而逃。
許諸、典韋、趙雲各自帶領騎兵追殺,西涼一萬精銳大軍。最後,除了徐榮,西涼兵就沒幾個跑掉的,全部俘虜。
劉虞都懶得出手了,自己一輩子就沒見過這打仗這麼順風的,感嘆自己老了。
劉華又派出所有騎兵,去梁東把徐榮的另外一萬餘兵馬也盡數殲滅或俘虜。騎兵就是步兵的剋星和噩夢,你跑不過,撞不過,也打不過,想活就投降吧。
劉華在洛陽外整編新投降的兩萬多徐榮部隊,將這些禁軍打散,分散到各個大將手中去,從而快速掌握。
此時劉華大軍已達到八萬之數,有騎兵兩萬兩千,步卒六萬餘人,堪稱強大。
劉華整頓完軍隊,急匆匆趕赴洛陽。大軍行至洛陽城外,遠遠看到城內起火,看樣子是剛起火不久,還有得救。
估計此時董卓老賊已經離開洛陽,留下斷後之人,正在火燒洛陽呢。
劉華趕緊召集一眾將領,神情無比嚴肅,吩咐道:“所有騎兵向洛陽以西追擊董卓軍,營救皇帝陛下和文武百官,至少也要救下洛陽百姓。
所有步卒全部跑步,急行軍趕往洛陽城,搶奪城池,穩定城中秩序。要第一時間撲滅大火,阻斷火源傳播,儘可能儲存洛陽城,那將是我們以後的根基所在”。
終將還是第一次聽到劉華要以洛陽為根基的話語,都是興奮無比。小主果然心中有數,有了根基就能雄霸一方,自己這些將領也就有了安身之所。
各軍將領分頭行動,幹勁十足。劉虞不像劉華那麼三心二意,是真正的忠君愛國,憂心皇帝安危,早就帶著自己七千騎兵朝著董卓大軍追去了。
劉華讓鮮于銀帶著來到洛陽城下,此時,洛陽城門大開,守軍全無。
進入城內,果然看到城中居民所剩無幾,街上一片狼藉,還有不少西涼兵在縱火焚燒城池。
在六萬大軍的奮力施救下,保住了洛陽近七成的建築,已經很幸運了。劉華命令各路將領打掃街道,掩埋屍體,恢復城中秩序,忙得滿頭大汗。
至於說皇宮,劉華可沒膽子進去,那是皇帝住的地方,現在裡面還有數千宮女太監。只是命令鮮于銀派人把守各處宮門,禁止一切閒雜人等出入。
忙完一切,天色已經變暗,劉華住進洛陽令府衙內休息。此時的洛陽令早就跟隨董卓跑得沒影了,甚至府衙之中還留有不少金銀珠寶和下人,可見逃跑之匆忙。
劉華草草吃了點東西,終於等到各路騎兵將領回報。典韋最先回來,浩浩蕩蕩帶回來二十幾萬洛陽百姓。
劉華一顆心總算落了下來,有人才有希望,沒有人守著這座空城還有什麼意義。
原本大漢京都洛陽,人口有六十餘萬,全部被董卓裹挾著趕往長安。劉華不奢求全部救回來,能回來一半就知足了。
第二路回來的是趙雲,也帶著數萬百姓歸來,劉華心中又踏實一些。
第三路許諸也沒讓人失望,引領著數萬百姓迴歸。
劉華帶著軍中文吏,徹夜不眠,為城中百姓熬粥煮飯,分發糧食,登記造冊,有家的回家,沒家的分給那些無主的空房子居住。
戰戰兢兢的三十多萬洛陽百姓,也穩定下來。見到這路諸侯雖年幼,卻是赤子之心,不但不欺壓民眾,還對民眾無微不至,甚是關心。
可比那逆賊董卓強的不是一點半點,都十分感激。
清晨,睡夢中的劉華被尿憋醒,迷糊